一颗偏离轨道的灵魂爱吃汉堡排的秦逍

第292章 品格的磨砺(第3页)

 “请学生们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个问题就由郭丘成同学来回答一下吧!”

 郭丘成同学站起身来,稍作思考后,回答道:

 “我认为,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首先,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进程。其次,起义军所展现出的反抗精神和勇气,激励着后来的民众继续为自由和尊严而斗争。最后,这次起义也揭示了秦朝统治的暴虐和不得人心,为后来的历史变革埋下了伏笔。所以,我们应该铭记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和民主。”

 历史课老师听着郭丘成同学的回答,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

 “郭丘成同学回答得很到位。确实,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不可磨灭。这次起义不仅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更激发了民众的反抗精神,为后来的历史变革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学生们,现在老师再来简单的讲讲典故‘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在河北巨鹿一带的反秦队伍被30万秦军围攻。危急情况下,身为次将的项羽杀死了观望拖延的主将,率领两万人前往救援。在渡过漳水后,项羽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在激战中,起义军的战士勇猛杀敌,以一当,打得秦军落花流水,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学生们,老师这里有6道课后的练习题,现在老师一道一道的把题目读给你们听,随后你们告诉老师你们所选的答案;第一道课堂练习题的题目是:”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渔阳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被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1975年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材料中有所缺漏,请你推断出下列说法哪一项符合材料 这道题答案的选项有‘A 空白处填刘邦、项羽’‘B 材料所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C 《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d 《史记》和秦简所记载内容无法互相印证’,老师把这道题说完了,现在有哪位学生来回答一下?”

 这时,班上的历史爱好者赵敏迅速地翻了翻课本,然后自信地举手示意。历史课老师微笑着示意她站起来回答。

 赵敏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

 “我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d,《史记》和秦简所记载内容无法互相印证。因为根据秦简的记载,陈胜、吴广因大雨延期并不会被斩首,这与《史记》中的记载存在出入。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史记》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准确无误的,需要通过考古等其他手段进行证实。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在研究历史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史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才能得出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历史认识。”

 历史课老师听着赵敏的回答,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向全班同学说道:

 “赵敏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和全面。她指出了《史记》和秦简在记载陈胜、吴广起义事件时存在的出入,并正确地推断出两者所记载内容无法互相印证。这也提醒我们,在研究历史时,需要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不能盲目相信某一种史料,而是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权三金听了赵敏同学回答及历史课老师对其的评价,心中暗自佩服,觉得赵敏的分析确实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