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葡萄酒(第2页)

 后现代简约风格的餐厅恍如时光流转在老式餐馆的人情味。

 餐厅里,大伯、二伯、蔡崇文、曼青几人早早的就做好了接待准备工作,对专家们的到来可谓是翘首以盼。

 简单的介绍之后,接风宴正式开始。

 一品豆腐、神仙鸭子、早春露水菌、龙井虾仁、清蒸鲥鱼、肉炒韭黄、香煎抗浪鱼、酒酿赤鳞鱼、罗汉斋、秋笋烩杂菌等等,这些菜式偏清淡又不至于味道寡淡,正好用于招待几位院士。

 “各位专家,在入席前我提前声明啊,所有的菜式我们都是就地取材,可不是铺张浪费啊。”白洋可知道越是有学问的人,就越固执,他可不希望在吃饭的时候,出现什么不愉快。

 不是铺张浪费?一群专家都是面面相觑,这不是铺张浪费,什么是铺张浪费?

 见几位院士脸色变了,白洋刚想继续解释,却被雷老阻止了,只见他冲着桌上的几位专家教授拱了拱手,“抱歉啊,诸位,我这学生呢是有些孟浪,但这些绝不是他的虚荣心作祟,我在这里住了不少日子,一日三餐不说有现在这么丰盛,却也差不了多少。”

 雷老一席话软中带硬,自己的学生只有自己能教训,旁人在他眼里并不算什么。

 段院士几人脸上有些发烧,人家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招待自己,这不是教训人家的理由吧。

 白洋是个通透人,他和雷老更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且今后还要仰仗人家呢,不是自己有了系统商城就天下无敌一样,带领寨子发家致富就像喝凉水一样简单。

 看着几位老专家尴尬的表情,白洋赶紧说道“:诸位专家老师,您几位算是来着了,我们寨子别看穷乡僻壤的,但历史一点儿都不短,从明朝后期算起,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是耕读传家,最讲究却是吃,寨子里的宴席吸收了鲁菜、苏菜、浙菜、徽菜以及川菜的精华,与滇省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为几位专家老师江南以及京都的人居多,做得比较清淡,不知合不合口味。”

 “几百年?耕读传家?”彭教授闻言咋舌不已,他是社会学专家,主攻民俗、宗教、传统文化等等方面,知道白洋的话中透露出什么样的底蕴,分明就是宗族文化、耕读文化的活化石,可一点儿都不敢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