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偷的浮生一日闲(第2页)

 还有道“当归牛仔骨”,牛仔骨用红酒腌过,煎至七分熟,浇上用当归、熟地熬成的酱汁,肉质嫩得能掐出汁,药香和肉香完美融合。王师傅说:“这是给您补筋骨的,当归活血,牛仔骨补钙,比吃保健品管用。”

 最后上桌的是道甜品“燕窝炖雪梨”,雪梨挖空了心,里面塞满泡发的燕窝和川贝,蒸得酥烂,用银勺轻轻一舀就化开,甜丝丝的带着药香。“川贝润肺,燕窝补阴,上午看了半天书,吃这个润润喉咙。”王师傅笑得满脸皱纹,眼角的褶子里都透着关切。

 唐·本杰明喝了两碗乌鸡汤,暖流从胃里直抵四肢百骸。王师傅的菜总有种魔力,明明用了滋补药材,却做得毫无药味,只留食材本身的鲜,像极了古籍里说的“大智若愚”——把锋芒藏在温和里。

 午觉睡得格外沉。醒来时,窗外的阳光已经斜了,蝉鸣不知何时停了,院子里的绣球花开得正盛,蓝的紫的堆在一起,像团柔软的云。唐·本杰明搬了张藤椅坐在树荫下,拿起另一本蓝布封皮的书——《韩非子》,同样是中华书局的影印本,扉页上写着“战国·韩非 着”。

 他翻开《主道》篇,第一句就直击人心:“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旁边的白话注解写着:“‘道’是万物的本源,是判断是非的准则。聪明的君主守住本源,就能知道万物的由来;抓住准则,就能明白成败的根源——放在现在,就是做老板的要抓住核心业务,别被杂七杂八的项目带偏。”

 往后翻到《孤愤》篇,“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这句话,被批注者用红笔标了重点:“懂法术的贤士和掌权的奸臣,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仇敌——类比公司里,有能力的人和搞派系的人,必然要斗个你死我活,想掌权就得先清理门户。”

 最让他心头一震的是《内储说上》里的句子:“明主之道,在申子之劝独断也。”白话翻译写得一针见血:“英明君主的治国方法,就像申不害说的‘要独自决断’——记住,核心权力必须攥在自己手里,哪怕让副手干活,最终拍板的也得是你,尤其是在黑火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本杰明合上书时,夕阳正把天边染成金红色。韩非的文字像把锋利的刀,刀刀剖开权力的本质,比起《史记》的叙事,这本更像本写给掌权者的操作手册——如何藏住锋芒,如何辨别忠奸,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势力中牢牢抓住核心权力。这或许就是他需要的,未来在黑火集团的暗战中,这些两千多年前的智慧,会是最锋利的武器。

 晚餐的香气从厨房飘出来时,天色已经擦黑。王师傅的晚餐和午餐截然不同,却又隐隐呼应。青瓷碗里的“莲子百合粥”熬得绵密,莲子去了芯,百合是兰州的甜百合,喝起来清甜爽口,刚好中和了中午的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