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签订汉堡港的合约(第2页)

 「合理。」米歇尔接过目录,在灯塔条款旁画了个笑脸,「我们会按约定每年支付维护费,保证它的光永远比易北河的雾亮。」

 赫尔曼忽然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皮盒,打开时发出「咔嗒」一声轻响。盒里装着枚铜质钥匙,钥匙柄上刻着港口的平面图。「这是7号泊位老仓库的钥匙,1897年铸造的,全德国只有这一把。」老人把钥匙推过来,「年底交接时,我会把它亲手交给你——象征着真正的信任。」

 唐·本杰明拿起钥匙,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指尖传来,钥匙柄的纹路硌得指腹微微发麻。他忽然意识到,这65%的股份不只是数字,是沉甸甸的责任——那些19世纪的仓库、二战时的吊装机、甚至每一块刻着年份的码头石板,都成了需要呵护的生命。

 「关于后续付款,」杜邦翻开合同第23页,「年底正式交接完成后,支付总价款的三分之一,即2.6亿欧元;剩余款项分五期支付,每年支付1.04亿欧元,按支付当日汇率结算,不计利息。」他补充道,「我们在瑞士银行设立了托管账户,每期款项会提前三个月到账,确保不会违约。」

 老律师点头认可:「舒尔茨家族接受这样的安排,但附加一条——若贞观集团连续两年未按约定支付,股权自动稀释至30%,管理权归家族信托。」

 米歇尔与唐·本杰明交换了个眼神,她轻声说:「我们接受,但要求同步设立绩效奖金——若港口年吞吐量增长超过5%,当年付款可延期三个月。」

 赫尔曼笑了,眼角的皱纹像水波纹般漾开:「米歇尔小姐和你祖父一样精明。可以,就这么定。」

 合同附件里夹着份厚厚的《承诺履行清单》,米歇尔用荧光笔标出了重点条款。唐·本杰明翻到第3页,「绿色港口计划」几个字下画着双线:「年底交接后三个月内,启动Lng浮动平台的前期勘探;六个月内,完成8台柴油吊装机的电动改造;一年内,成立『舒尔茨奖学金』,首期注入200万欧元。」

 「这些承诺会由第三方监理公司监督执行。」杜邦递过监理合同,「我们聘请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港口工程系,每季度出具进度报告,直接提交汉堡市议会。」

 卡尔补充道:「我父亲最在意的是历史设备修复——承诺清单第7条,明年春天前要修复5号泊位的1972年西门子吊装机,必须用原厂配件。」他推过来一份配件清单,「我已经联系了西门子的档案馆,他们愿意翻找当年的图纸。」

 唐·本杰明看着清单上密密麻麻的零件编号,想起在酒店查的资料——那台吊装机曾参与过1974年的集装箱革命,是汉堡港从传统港口转型为现代化码头的见证。他在清单上签字:「我们会请最好的工匠,保证修复后能再用五十年。」

 赫尔曼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很久,忽然说:「港口的合同签在纸上,承诺刻在码头上。」他站起身,「到了签字的时候了。」

 两支钢笔同时落在签名栏上。唐·本杰明的字迹刚劲有力,笔画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赫尔曼的签名则圆润许多,每个字母都像精心打磨的鹅卵石。墨迹在纸上晕开的瞬间,签约室里响起了掌声,窗外的海鸥恰好飞过,叫声清亮得像在喝彩。

 让-吕克·杜邦收起合同正本,分装在三个密封袋里:「一份存汉堡市档案馆,一份交贞观集团总部,一份由我们律所托管。」他递过一份发票,「本次法律服务费用100万欧元,包含后续五年的合同跟踪——这是欧洲最顶尖团队的价格,但我们能保证,你们拿到的汉堡港,干净得像刚退潮的沙滩。」

 唐·本杰明签字确认时,注意到发票备注栏写着:「包含19世纪港口法律文书的溯源核查,共查阅372份历史档案。」他忽然明白这100万欧元的价值——这些律师不只是在审核合同,是在为一段历史做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