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叶清明的提议(第3页)

 

徐航没想到叶清明竟然想出来这样一个解决的办法,就说:“叶书记,我看这个办法可行,明天咱们再把一些细节细化一下,争取最近就能够安排一批人去往南方。”

 

不是徐航太着急,而是现在农村地里的活基本上接近尾声,村里人闲来无事,就有人开始不安分,农村的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严重,帮他们找一个靠着劳动挣钱的工作岗位,一门心思的挣钱了,谁还有心思去出幺蛾子?

 

徐航放下电话之后,直接去了书房,开始把方才电话里面叶清明的几个观点写下来,徐航甚至已经开始在想,如果能够跟南方的一些发达城市结为帮扶城市,会不会滨海市的发展就能走上快车道呢?

 

柳思兰端着水杯进了书房,看徐航盯着一张纸在看,就问他:“出什么事情了吗?”

 

徐航想到柳思兰在筹备工艺品公司的事情,就说:“刚才叶书记来电话,跟我说了一件事情,咱们滨海市呀,再不提高发展的速度,再不充实老百姓的口袋,会出大事的。”

 

柳思兰已经跟着下了好几天的乡了,真正的接触到农村,接触到一直没有发展过的地方,才能切身的感受到需要发展的那种迫切。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们这几天考察了好些村子,村里的人就盼着我们能帮他们找一条适合他们的出路,我现在一想起那些人的眼神,我心里就感觉非常的愧疚。”

 

徐航心疼的看着妻子:“这不是你们的错,你们已经做的够好了。”

 

“希望叶书记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是柳思兰最真挚的愿望了。

 

陈蘩跟陈庆来把膏药用一块竹片压平展,然后小心的对折,用的时候用火把膏药烤软了,直接贴在患处就好。

 

叶清明看着两个孩子做的这三十多贴的膏药,问陈蘩:“这些膏药你们能挣多少钱呢?”

 

陈蘩就说:“都是给一鸣哥哥的同学做的,没收他们多少钱,一贴也就挣个一块钱吧。”

 

陈庆来解释道:“孙一鸣是我宿舍的,是个体育生,运动量大了,经常有劳损,他说贴我们家的膏药效果非常好,高三的一些体育生也跟着孙一鸣一起来买。”

 

陈蘩点头:“也就是看在一鸣哥哥的面子上我才接单的,要不然,挣这点钱都不够我们花费的这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