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说来话长(第2页)

还有一张颇具时代色彩的黑白照片,是在客轮上拍的,背景是巨大的烟囱,两个晒得黑黑的青年勾肩而立,喜形于色,手里还捧着一个马车图案的奖牌。

两边有繁体的姓名。

燕兴看到左侧那个瘦高个,心里已经惊涛骇浪,这是燕兴的曾祖太爷,也就是燕慎守他爹,家谱上记着呢。

这是两个师兄弟?

还是以张家为首的?

名声,手捏美戏文。”

显然当时泥人张家颇有实力。

接下来又是一张头条,却是日文报纸,燕兴只能通过间夹其间的汉字猜测出大致的内容,估计是说裕城泥人界接受了日本的文化交流,相见甚欢,有图为证。

图中是一群人依次参观着一套泥人,表现的是百子玩耍,不过这百子服色各异,各有特色。其他几张报纸都是同一时期的,上面也是一张图片,不过是一间极为简陋的居酒屋门口,摆放着一个大大的招财猫,不过这个招财猫有点特别,脑袋特别大,特别圆,身材也是圆滚滚的,还有一个大袋子……要不是摇摆的手臂……燕兴都怀疑这是叮当的原型。

自然不是蓝白两色的,而是红红绿绿,有着多种颜色的,然而怎么看都是团阿福的喵星人版本。

看到这个招财猫倒是让燕兴心念一动。

民国时期就可以出口到日本的泥人,为什么现在不行?

燕兴虽然没做过生意,可是一只生活在燕庄,耳濡目染对于粗货的生意经并不陌生。

因为裕城是著名的泥人之乡,特色民俗和旅游商品目录中泥人占据很大的份额,每年的销售都是数以亿计,其中石膏制品为多,泥做中档泥人就相当较少,高级手工泥人就更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燕兴觉得主因是粗货的品质太差,同质性严重,另外不管是石膏制品还是泥制品,在保存携带过程中容易损坏,所以旅客比较喜欢比手掌小的小件、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