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别像你爷爷,莽夫一个!(第2页)

 “你个老东西,这一会儿就等不得了?急着去投胎、怕当饿死鬼呀!” 

 奶奶苏林氏的声音在外间堂屋响起,“咣当”一声,里屋的门被踢开,奶奶迈动着两只小脚,端着一大盆子猪肉酸菜炖粉条子,走了进来。 

 一股饭菜的香气,混合着堂屋的热浪,也涌了进来。 

 苏浩感到一阵的窒息。 

 在这家里,也就奶奶敢这么骂老爷子。 

 “嘿嘿,这不饿了吗?” 

 对于奶奶的骂声,老爷子倒是没有丝毫的抵触,一张老脸上堆满笑意。′4`2`k*a^n_s,h?u?.¨c/o+m/ 

 “死出!” 

 奶奶很是不满地瞥了老爷子一眼,“王老师,让您笑话了啊!”轻轻地将菜盆子放到了炕桌的中央,又是对炕上、另一个坐在老爷子身边的人说着。 

 “嘿,嫂子,笑话啥?这老东西就得您来收拾!” 

 那王老师欠了欠身,对奶奶说着。还用一种很有挑衅的眼神瞟了老爷子一眼,“要不然,天老大,他老二!” 

 今天的家宴,还有一个外人,就是这个王老师。 

 王老师叫“王必吟”,今年35岁,是刘家庄村小学的唯一一个老师。 

 也是老爷子当年的俘虏。 

 原本这王必吟是一个蒋系的军官,还是一个少校副团长。 

 他不是四九城的嫡系,也不属于追随四九城起义的那一拨。是在四野刚一进关,打扫四九城外围战场时就被俘虏的,也就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 

 解放后,由于这货还很顽固,便是被下放到了京西煤矿进行劳动改造。 

 不过没有让他下矿挖煤。 

 也不是优待他,而是怕他破坏生产,在矿上做了一名库管。 

 工资是每个月17.5元。 

 能够来刘家庄当老师,还是老爷子的“提拔”。 

 50年的时候,老爷子还在刘家庄当支书,想在刘家庄办一所学校。 

 钱,由自己出。 

 之后这些年,刘家庄小学的一切用度,课本,作业本,粉笔、板擦,包括冬天的取暖用煤,夏天烧柴给孩子们热饭,那都是由老爷子的工资里出。 

 苏家其实也剩下不了多少。 

 教室修缮好了,过冬的煤也买上了,桌椅板凳都齐全了,黑板也从矿上弄了一袋洋灰,抹好了,可是缺老师。 

 老爷子就去公社要人,可一听要到大山里教学,没人乐意来。 

 于是,老爷子就找到了矿上,点名要王必吟! 

 这王必吟是他当年的俘虏,老爷子还是很了解他的:燕京大学毕业,能文能武,是个人才。 

 可家有二斗糠,不当小孩王! 

 王必吟是不是能去?矿上让老爷子自己和他去谈。 

 老爷子说,不用谈,你直接给我调过去就行。算“借调”,工资还由矿上出。 

 矿上领导问,这行吗? 

 领导的顾虑是强扭的瓜不甜,你这么蛮横地把人家弄过去,人家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可当老师,那是良心活。人家不好好教,耽误的还是村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