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找一个人,办一件公事儿!(第2页)

大讨吃子,在北方的农村了不少见。

这种人不种地,整天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到处偷鸡摸狗。

到了秋收的时候,往村口一站,谁家拉粮食回来了,随意给点。给多了不嫌多,给少了也不说啥。

现在,集体制了,依然是不下地干活。队长、书记都拿这类人没办法。

还得救济,别让他饿死。

不过,倒是从不祸祸本村人,所以也倒是不招人嫌。

颚图平说完,苏浩四人对视一眼。也知道,这种人光棍一条,只要给钱,什么坏事都干。

他们此去,恐怕最多也就是只能问问那5门迫击炮的去向。

其它的,大概那人也不知道。

关家村,距离四九城70多里,已经靠近天津卫的地界了。

不过,有赵东明这个“飙车党”开车,嘎斯69,风驰电掣一般,在土路上激起一溜尘烟。也就是一个小时,便是停在了关家村大队部的门口。

“嘎!”

嘎斯69发出了一声尖厉的刹车声。

“嗯,这一路还算平坦,路比较好走。”

由于涉及到运输问题,苏浩一路上还关心着路况,“你们就在车上待着,我去找关长顺。”说着,便是走进了大队部。

不一会儿,带着一个穿着白对襟衫、黑裤,个头儿不高,也就是到苏浩肩头的中年汉

子走了出来。

“嘿,还是个罗圈腿!”

白飞看了,不由得一笑,揶揄了一句。

“罗圈的也不怎么厉害,可能是水土的原因吧?”

赵东明说着,“我见过一个村都是大黄牙的,也见过一个村出很多软骨病、大粗脖子

病,甚至是罗锅的。

估计这村罗圈腿多!”

这个时候,种花家百废待兴。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方病”还没有消除。

苏浩重新上车,那关支书也坐在了后车厢中,和颚图平并排,“关支书,您给指路。”苏浩说了一句。

“成!”

那关支书眼皮不抬地答应一声。

不一会儿嘎斯69便是在关书记的引导下,来到了处于村外的一个土丘下——关家村砖厂的门前。

苏浩下车,随着关支书进厂,赵东明等人还是坐在车上没有动。

买砖的事儿和他们无关。

“苏同志,您这来买砖,还带着人、带着枪的,这是怕半路上被人劫了啊?”

苏浩一身休闲打扮,但赵东明3人,依然是身穿迷彩,带着墨镜,手中拿着56半。周抗日头上,还包着他那块、从他奶奶柜子里搜刮出来的缎青色包袱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