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水清无鱼,北上或南进!(第2页)

 何敬之苦笑摇头,看着张元初年轻的脸庞,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在黄埔训话的光景。 

 那时候的学生们眼睛里都是光,不像现在的官僚,个个揣着算盘。 

 “你这雷霆手段,要是放在十年前……”何敬之没说完,只是摇头。-6_吆~看?书?枉/ ~追`醉~新_章`节? 

 “十年前校长要是敢杀一儆百,哪有我现在折腾的份?”张元初忽然笑了:“说不定我还在宁京玩蛐蛐,当我的纨绔少爷呢。” 

 “年轻真好啊!”何敬之忽然感慨,端起酒杯抿了口酒:“能不管不顾地往前冲,不像我们,每走一步都得算三分退路。” 

 .............. 

 当天朝正处于发展及改革进程中时,远在扶桑本土的大本营内,小鬼子正进行着他们下一步的战略抉择。 

 自从小鬼子被张元初赶出天朝后,其国内日子愈发艰难。 

 首先是粮食紧张问题,抗战前小鬼子靠东北粮食养活国内民众,抗战期间又从关内搜刮粮食。 

 但如今被赶出天朝,粮食来源断绝,其本土面积狭小,要养活七千多万人,且耕地稀少,根本无法实现自给自足。 

 粮食、钢铁、煤炭乃至石油等资源均需进口。 

 陆军在天朝战场元气大伤,急需恢复,海军每月军费开支庞大,仅军舰维护就需不菲资金。 

 目前小鬼子国内财政濒临枯竭,与西方国家的联络又不顺畅。 

 在此困境下,不少战争狂人再度叫嚣必须通过武力掠夺获取资源,且国内民众也对此表示支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扶桑召开了大本营会议,着手决策帝国的下一步战略目标。 

 裕仁端坐在御座上,声音里带着少见的颤音:“诸君,如今帝国又到了十字路口。 

 自从被天朝赶回本土,财政就像漏了底的米袋,再这么下去,帝国连军靴都买不起了。今天把你们叫来,就是想听听,帝国下一步该怎么走?“ 

 话音刚落,东条上等兵就跟屁股底下扎了针似的蹦了起来:“陛下,这还用商量?早就该南进了!南洋那地方,橡胶、石油要什么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