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贾东旭喜欢上了许大茂(第3页)

 对此刘成倒是无所谓,反正主要是按部就班,完成一些人生该有的过程。 

 这些日子,贾东旭跟许大茂当然也没有闲着。 

 他们经常往来于街道办跟军管处那里,打听复员军人安排的政策动向。 

 他们必须提前掌握先机,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出手,忽悠刘成断送前程。 

 终于,在焦急的等待中,贾东旭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军管处己经出台文件,对半岛战争复员的军人开始进行就业等后续安排。 

 贾东旭以军人家属的身份,特意打听了一下,大概会有哪些安排。 

 知己必备方能百战百胜不是。 

 军管处先会下达通知,让复员军人进行选择,比如工作,学习等,然后到军管处填表签字。 

 基本上跟聋老太太说的那些奖励差不多。 

 有选择就有忽悠的机会,贾东旭激动坏了。 

 这些日子,他跟许大茂己经想了很多说辞。 

 而此时,刘成当然也得到了书面的通知。 

 看到上面的政策,跟自己之前打听的消息一字不差,他玩味的笑了笑。 

 政策都下来了,贾东旭应该要来了吧? 

 要是他不来,这该如何是好? 

 除了上面的物质奖励,其他选项,其实刘成自己都准备放弃。 

 比如政府部门工作。 

 以自己现在的年龄,假如进入部门里工作,肯定会被人排挤。 

 他们会认为自己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并且会认为自己是靠功勋换来的工作,未必会对自己心悦诚服。 

 这种工作,是要熬资历的,他才十几岁,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刘成可是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 

 而且那些衙门里的人,一个个都是老油条,刘成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 

 刘成是个洒脱的人,并不想进入这种勾心斗角的环境。 

 至于军事单位,跟之前的情况一样。 

 自己靠军功进去的,却因为年纪太小,难免融不进去。 

 而且那些老将士,哪个没有军功在身? 

 自己进去后,身上的光环会暗淡很多,这对将来的发展未必有利。 

 刘成可不想一辈子当军人,他心里最想搞的是科研。 

 这才是华夏发展的根本。 

 这也是他上辈子从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