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贾家的光荣事迹开始传播

 原本贾张氏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然而拒绝回答,似乎又没有诚意,万一他们后续不报道怎么办? 

 想到这里贾张氏模棱两可道:“我是家属,我不是员工,具体情况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觉得赔的钱太少了。`n`e′w!t?i.a¨n,x_i-.^c*o′m!” 

 这时旁边一个围观的工人插话道:“记者同志,是的,就是300元,年初,我们车间的老王头出事故,断了两条手臂,就是赔的300元。” 

 记者点头致意,然后又对着贾张氏道:“既然有工人证明,赔偿标准是300元,那我觉得工厂准备赔偿你们500元,还是不错的,甚至对你们家己经有特别照顾,你们怎么还觉得少?” 

 贾张氏不开心了:“你看看我男人,辛辛苦苦工作,却招来无妄之灾,首接把腰椎压断,现在生活不能自理,彻底成了残疾,一辈子要人伺候,大小便失禁,实在是太可怜,太悲惨了,要500元多吗?” 

 “我认为一点都不多,我男人一个月是22元的工资,如果他不受伤,一年就能赚264元,也就是说,他2年就能赚回来这点赔偿,事实上,他干到退休,还能干十年,也就是说,就算未来他不涨工资,他也能赚3000多元,可是他却残疾了,以后失去了赚钱的能力,难道厂里不该负责吗?” 

 “没错,我让他们赔1000元,还说少了,我家老贾还能工作十几年,这十几年,他能赚好几千块呢,轧钢厂必须把他未来要赚到的钱补偿我们家,这要求合情合理。/l!k′y^u/e·d`u¨.^c~o?m+” 

 周围的记者全都满头黑线,典型的鸡蛋能孵小鸡,小鸡长大又能生蛋,周而复始。 

 真要是这样计算的话,一颗鸡蛋都是无价之宝。 

 这时有个记者想到什么,开口说道:“可是我刚刚走访了解到,厂子里还准备让你儿子首接转为正式员工,并且继承他父亲的工龄工资,他才20岁呢,一般工人这个年龄进厂才12元左右的工资,而他竟然首接就是22元一个月,这工资比我们记者都高了许多了。” 

 “一进厂就有那么多工龄工资,也等于是补贴你刚刚说的那些损失好不好,我觉得工厂还是很人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