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天亮前的结果(第2页)

 李玄将卷宗盒放在书案上,没有立刻打开。 

 他先是静坐片刻,将方才在太傅面前的心绪。 

 与林沐交锋的得失,一一复盘,直至心如止水。 

 而后,他才解开牛皮绳,打开了那个尘封了数年的盒子。 

 一叠叠泛黄的文书,静静躺在里面。 

 有大理寺的勘验记录,有刑部的审讯供词,有京兆府的走访文录。¨零?点-看\书` `更`新,最_全? 

 还有一长串涉案人员和物证的清单。 

 李玄看得极其仔细,一个字都不放过。 

 他看的不是内容,而是内容背后的逻辑。 

 官员的批注,字里行间透出的态度是急于结案,还是审慎细致? 

 证人的供词,前后是否有矛盾,是否存在被人诱导的痕迹? 

 物证清单,是否每一件都与案情有必然的联系?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纸张,目光锐利如鹰。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就在李玄以为要无功而返时,他的指尖停在了一份被压在最底层的文书上。 

 那是一份不起眼的验尸报告,也就是所谓的“格目”。 

 报告写得很潦草,结论也简单明了:柳家家主柳承志,系自缢身亡。 

 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 

 然而,李玄的目光,却死死锁在了格目末尾的那个签名上。 

 不对! 

 这个签名不对! 

 寻常仵作的签名,不可能有如此老辣的笔力,更不可能在这种无关紧要的文书上,刻意显露锋芒。 

 这笔锋,这运笔的习惯…… 

 李玄的脑海中,无数记忆飞速闪过。 

 他曾在宋濂的书房中,见

过一本已故名家的法帖集。 

 其中,就有这个人的笔迹! 

 三年前病故的太医院院使,王普! 

 这个签名,是模仿王普的笔迹伪造的! 

 一个惊人的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了李玄的脑海。 

 为什么要伪造签名? 

 一个普通的自杀案,需要劳动一位太医院院使来验尸吗?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是,柳承志的死因有鬼,原来的仵作不敢或者不愿作伪证,于是,幕后黑手便杀人灭口,或者干脆找人伪造了一份验尸报告,并且为了增加其可信度,巧妙地模仿了当时德高望重的王普的签名! 

 用一个死人的信誉,来为另一个死人的“清白”作证,简直是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