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云龙的非对称战术(第2页)

 所以,炮兵必须前压,预防八路反扑。 

 炮手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转移阵地。 

 下处阵地在500米开外,这个距离,重炮己能轰击八路的第二道防线了。 

 只有转移过去,八路的第一道阵地才算是真正占领。\鸿-特¨晓`税′惘_ *醉′新?璋?结\庚_薪·筷- 

 第一天就有这样的战果,很好的开端。 

 炮兵阵地转移历来是炮兵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鬼子炮手训练有素,转移的速度很快,只需三十分来钟,就能完成转移和新阵地的布设。 

 三十分钟不长 

 不过,足够了! 

 早在李云龙研究作战战术的时候,就盯上了这三十分钟。 

 新一旅现在的家底还远达不到富则重炮轰击的地步,和鬼子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炮战,时机尚未成熟。 

 那么,采用非对称战术,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任你小鬼子的坦克重炮再怎么凶猛,老子的非对称战术,一打一个准。 

 并且,损失最小! 

 至于如何灭掉鬼子重炮,李云龙钻研良久,决定利用好这三十分钟时间。 

 或者可以这样说,新一旅第一道阵地的布置,有意留出这三十分钟来。 

 小鬼子们不知不觉间,己经被李云龙牵着鼻子走。 

 二十分钟后,鬼子炮队赶到第二处阵地,紧急构筑临时炮位。 

 小鬼子吭哧吭哧忙着的时候 

 看起来己被‘占领’的新一旅战地上,几个毫不起眼的地方,土壁被轻轻推开。 

 所谓的土壁,实际上是被泥土覆盖着大门。 

 大门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非特意敲打,就是从旁边走也发现不了。 

 鬼子们持续战斗,哪会仔细的检查? 

 而在这些貌不起眼的土壁里,是一条条地下坑道。 

 几乎就在大门推开的瞬间,五六根粗大的炮管伸出坑道。 

 这是新一旅历次战斗所缴获的重型(中型)火炮,数量不多,威力惊人,比所谓‘意大利炮’要凶猛的多。 

 “警....”后面阵地上还留着一些鬼子警戒,急忙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