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旱情不解(第2页)
朱氏生养了一儿一女,大女儿名叫林婉婉,已经出嫁好几年了,当初也是图她的聘礼供儿子读书,所以女儿还不满十六岁就被逼着嫁了人。
讽刺的是,朱氏现在连女婿家在哪里都记不清了。
“对了,可以去找婉婉。+6\k.a!n?s¨h\u,._c¢o/m+”
她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自顾自地念叨着,又突然皱起了眉头,“娘,弟妹,你们还记得婉婉是嫁到了哪里吗?”
陈氏和周氏也是一样茫然,她这个当娘的都记不清楚,她们又怎么会记得?
反正当初收了一笔银子就把婉婉给嫁出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走动过,这么些年了,谁还记得清是在哪个村儿?
陈氏说道,“让宏远去找婉婉也是个办法,你就先不要哭了,咱们冷静下来想,总能想到法子的,现在日子这么难过,你先别折腾,他那么大一个人了,总能找到一口饭吃,等日子稍微好过一点了,我陪你一起去找婉婉,让她先照顾她弟弟一阵。”
得了这句话,朱氏才算是松了口气,“老天保佑,我儿总算是有出路了,希望女婿出息些,能帮衬宏远一把。”
……
公仓的粮食如同沙漏中最后一捧细沙,在村民的绝望注视下,无可挽回地走向枯竭。
就那么多粮食,要养活全村的人。
每天清晨在村口大树下按人头领取的那点稀薄口粮,早已经从勉强糊口的红薯和土豆块,变成了混合着磨得极细的玉米芯粉,干瘪的野菜根,干红薯藤,甚至是剥下来的树皮末熬成的糊糊。
颜色灰暗,散发着难以言喻的苦涩气味,每一口都刮得喉咙生疼。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猪食”也成了维系生命的最后稻草,每一次分发都伴随着无数双深陷眼窝中迸发出的光芒。
来福村有林蔓蔓拿出来的粮食,已经比别的村子好多了,而如今这个村子都已经成了这样,不敢想象别的村会是什么样。
饥饿在逐渐击垮村子的生气,孩子们的哭声变得有气无力,像濒死的小猫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