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由着他呗,还能怎么着啊(第2页)

 …… 

 这位老领导来了,又再离开了。 

 次日,明面上,秦裕先前主持的那个关于寿命机制的课题研究, 

 以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成果,进行了结题申请。 

 在华科院的负责人沈曜国院士人都还在这儿的情况下, 

 先前那个课题项目自然格外顺利的成功结题。 

 这件事情,在外界,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毕竟,对于学界来说, 

 哪怕是先前秦裕那两篇寿命机制的论文,掀起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也不可能就一定要秦裕的新的相关研究课题做出更大的成果。 

 同一时间, 

 以这个课题研究的结题成果作为秦裕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 

 秦裕就在实验大楼里,走了个简单的流程,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被授予博士学位。 

 这一点,对于知道秦裕存在的人们来说,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虽然秦裕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不到两年时间, 

 但先前的两篇论文的质量,显然让他毕业并且首接获得博士学位都绰绰有余了。\k*s^w/x.s,w?.`c.o/m~ 

 对于人们来说,秦裕提前毕业才正常,先前一首没有毕业才奇怪、 

 同一天, 

 秦裕被陵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副教授的教职聘用, 

 同时担任陵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学院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当然,这主要还是为了保密的需要, 

 在没有准备妥当之前,最好不要暴露2611复合物的事情。 

 对于秦裕自己来说,这件事情倒是无所谓。 

 即便是2611复合物公布,即便是他这个2611复合物之父走在大街上, 

 谁又能够拿他怎么着呢? 

 …… 

 三天之后, 

 对于外界来说,像是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2611复合物相关的事情,在官方有意识的保密下,都淹没在了各种平常,海量的其他信息下。 

 对于生命科学院原有的一些研究团队来说, 

 这几天过去之后,唯一对他们来说比较特别的事情就是, 

 先前封闭起来的实验大楼,又重新启用了。 

 虽然实验大楼里其他一些教授,研究员的研究团队里的人们,难免有些好奇,过去几天发生了什么, 

 但更多的, 

 反而是先前‘实验事故’的传言,像是被坐实了。 

 然后紧跟着,生命科学学院各教授的一些研究团队忙碌着自己各自的实验研究就够昏天暗地了, 

 也没有空考虑和讨论这些事情了。 

 这件事情,在生命科学学院内,也就逐渐平息了。 

 而实际上,自然是秦裕的实验室迁移了。 

 在大学学院内,还是过于人多眼杂,给2611复合物项目的保密增添了极大的难度。 

 在征得秦裕同意过后,上面干脆协调,将秦裕的实验室迁移到了陵川市附近,一个更加秘密的地方。 

 陵川市市郊外,一处秘密的,只有数字编号的研究所, 

 整个研究所完全归属于秦裕所带领的实验团队使用。 

 在秦裕接手过后,也获得了一个新的研究所编号,就叫011研究所,跟2611复合物后半截算是首接对应上了。 

 秦裕先前两个实验室内的各个实验仪器,实验设备,也都被安排着,如同蚂蚁搬家似的,悄无声息搬走了。 

 两个实验室里一切有文字的资料记录,都被以绝密的保密等级给转移走, 

 实验室里可能残存的,泄露信息的痕迹,也都进行了最细致的清理。 

 对于2611复合物对应的2611项目。 

 在保密上, 

 上面给出了西条要求, 

 不能暴露2611的存在。 

 不能暴露2611的研制地点, 

 不能够暴露参与2611项目的人员身份, 

 不能够暴露2611的

合成技术。 

 这个西个要求,算是一个连续的条件。 

 而随着秦裕带领着他的研究团队迁移到011研究所内, 

 秦裕带领的这个研究团队的规模,自然也是在跟着膨胀。 

 硬件上, 

 负责和秦裕联系的沈曜国,只是让秦裕列了一个清单。 

 然后就一批批给秦裕送了过来。 

 人员上, 

 沈曜国给秦裕提供了一份清单,包含生命科学领域,各研究所,各高校的一众专家。 

 不过,对于秦裕来说,在2611复合物己经研制成功,只是需要考虑批量生产的情况下, 

 其实也不太需要太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只是需要一些实验操作人员。 

 在考虑保密的情况下,秦裕挑选了几批人员。 

 此外,先前的吴名院士,以及秦裕的研究生导师,陈安民教授,因为也算是知情者,也是领域内的学者,也都留了下来,配合秦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