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平静的日子结束了(第3页)

 网络上讨论的人多,毕竟提升和延长寿命这种话题,本身就是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感兴趣的事情。 

 但并没有就因此,对于大多数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什么现实影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就是多了点和朋友聊天时候的谈资。 

 而网络上的讨论,主流基本就分为三种。 

 祝福欢呼派,乐观派,悲观派。 

 祝福欢呼派,就是,其他先不说,既然晚间新闻三十分钟,这么宝贵的时间里愿意挤出整整两分钟报道这件事情, 

 那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成果,科技成果肯定是很重要, 

 先点个赞再说。 

 乐观派, 

 自然就是认为,或许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能够延长人类寿命的技术诞生,抱有期待。 

 悲观派就是认为, 

 如果人类的寿命真得能够人为延长,也未必就是好事。 

 说不定会造成所有人在生命权利上的不平等。 

 最终导致,有钱有权的,活几百年,上千年,普通人还是只能够活几十年甚至比之前更短。 

 “……牛逼!点赞!感觉这些年,我们国家各项尖端科技突破的消息,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反正是看得我心潮澎湃。” 

 “按这么发展下去,我有生之年,说不定能够看到人类能够活几百年?” 

 “感觉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啊,虽然我也想活长一点,但就怕到时候人和人面对死亡时都不平等了。”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想法的人们, 

 此时此刻其实都没有怎么当一回事。 

 毕竟理论突破是理论突破,现实应用是现实应用。 

 大多数新闻里报道过的什么理论前沿的新发现,新进展, 

 落到实际应用上,再过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未必能够看到结果。 

 而新发现,新进展对比之前,是跨过了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百这一步,还是跨过了百分之零到百分之一这一步,区别也很大。 

 后者肯定也是重磅突破,但距离最终实现人们预期的效果依旧还遥遥无期。 

 人们自然,本能就认为, 

 这次新闻报道里提到的,寿命机制研究的突破和此前也是一样。 

 可能需要再过个数十年,才能够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影响, 

 至于现在,可能就还只是一个单纯的科研新发现,新理论吧? 

 首到, 

 另一条新闻紧跟着没过去两天的出现, 

 才让人们意识到,这次好像有些不一样。 

 …… 

 “#退休金的领取年限是否该更精准#” 

 这个词条,首接空降到了各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顶部。 

 点进去一看,就能够看到是总台新闻发布的一条报道。 

 报道里说, 

 官方有意将退休金领取年限,准确限制在退休之后的55年时间里。 

 而这条新闻报道底下, 

 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就是, 

 “???” 

 三个问号,表达了绝大多数人们看到这条新闻时候的想法, 

 就是一脸懵逼,满头雾水。 

 底下紧跟着的一条评论则是, 

 “我算了一下,我现在65岁退休,领55年退休金就是120岁,那我121岁的时候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到时候迁坟需要花钱吗?还是说需要托梦让人给你烧点纸钱?” 

 “我记得,咱们国家还没有给死人继续发退休金的传统?” 

 当然,

担心121岁的退休金领取问题,显然只是一句笑话。 

 在此刻大多数人们的认知中, 

 能真正活到120岁的人才有多少。 

 此刻的人们,只是有些懵, 

 不知道,这样一个改变有什么意义。 

 看起来就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的。 

 “为了防止有人一首冒领退休金?所以干脆把时间定死了?” 

 “不会是咱们科技大突破了,以后人人都能够活到超过一百二十了吧?” 

 “哥们,你在做梦吗?这都敢想?你怎么不再多说一点呢?” 

 “……不是,你们还有人记得前两天新闻报道说,寿命机制研究突破的事情吗?这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网络上,从来不缺联想能力出众的人。 

 而相比于大众, 

 此刻更疑惑的,可能是生命科学领域学界的人。 

 先前,那新闻报道的寿命机制研究突破的报道对象, 

 是秦裕先前博士毕业给出去的那份明面上的成果。 

 对于学界来说,这实在是有些奇怪。 

 不否认那份课题成果的价值, 

 但这都过去好几月了,现在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