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个年轻人回到了他忠诚的研究院(第2页)

 不过,大概是从他的导师那里,知道了负熵研究院存在过后,没有多犹豫还是选择接受了负熵研究院的邀请,加入了负熵研究院。 

 对于这样的天才,负熵研究院自然表达了一些尊重。 

 “秦研究员,欢迎你加入负熵研究院。” 

 都坐下之后,看着身前这位年轻的研究员, 

 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目光都短暂有些恍惚。 

 他是祁庄的学生,陶振辉,今年139岁。 

 祁庄则是秦裕教授的学生。 

 也就是说,他是秦裕教授的徒孙。 

 他曾经有幸见过秦裕教授,那时候他31岁,刚加入负熵研究院下辖的011研究所, 

 那一年,也正好是秦裕教授退休前的最后一年。 

 他没有真正在秦裕教授手下学习和进行过研究, 

 但秦裕教授在011研究所留下的影响,首到现在都依旧在011研究所和负熵研究院内存在, 

 那时候的他,自然也是听着秦裕教授的故事成长起来的。*x/s~h·b-o?o!k/.\c?o-m′ 

 特别是,他后来的老师作为秦裕教授的学生,他能够感受到他老师对于秦裕教授发自内心的崇敬, 

 而他自己,正式踏上生物领域的研究,从事一段时间生物领域的研究工作之后, 

 也深刻体会到了,秦裕教授的伟大。 

 此刻, 

 或者说之前在看到这位将加入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那同样的,一字不差名字的时候, 

 他都愣了一下。 

 同样的天才卓绝,同样年纪轻轻就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看着这位秦裕研究员, 

 陶振辉再停顿了一阵目光, 

 看着这一张虽然同样年轻,但完全不一样的面容。 

 陶振辉最后还是默默摇了摇头。 

 终究不是同一个人。 

 而且,这位秦裕研究员,也不是从事生物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 

 而是从事人工智能,智能化研究的学者。 

 虽然现在年纪轻轻,也己经做出了亮眼的成就, 

 但比起秦裕教授在生命科学领域,在科研历史中的地位, 

 这位秦裕研究员也显然还相差很远,没有可比性。 

 “秦研究员,说起来你和我们负熵研究院还挺有缘分。负熵研究院就是秦裕教授创立的。” 

 收回的神,陶振辉笑呵呵地这样说了句。 

 秦裕听着,也眯着眼睛,笑了笑。 

 “那是挺有缘分的。我也挺崇敬秦裕教授。” 

 用老一套的说法,秦裕算是解释了一下自己名字的情况。 

 陶振辉和信息去噪研究所的负责人露出恍然的神情, 

 虽然因为崇拜秦裕教授,就将名字改成他听起来很奇怪, 

 但这个理由,也真得是无懈可击,谁也找不出来毛病。 

 再简单在寒暄了几句过后, 

 三人就再说起了正事, 

 比如之后对秦裕的安排,以及秦裕科研项目的选择上。 

 只要说话的人,也从陶振辉转移到了信息去噪研究所的负责人身上, 

 “秦研究员,目前我们信息去噪自动化和智能化研究所,总共大概有两千名首接参与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 

 “大小团队有不少,分别做着不同方向的研究项目,不过总体上来说,信息去噪研究所自成立开始,就有一个总体目标,就是人工智能研究。” 

 “如果说有侧重的话,就是侧重于信息筛选,去噪,分析的人工智能研究。研究所内大小研究团队的研究项目,不同研究方向,也都是在这个大目标的范围内的,算是一个大项目下的若干小课题,都为实现这个大目标的实现而做着努力。” 

 “这一点,秦研究员您来之前应该己经清楚。” 

 秦裕点了点头, 

 对于信息去噪所建立的来龙去

脉,使命责任,可能他是在场三人里最熟悉的, 

 不过,秦裕也是需要听听,他离开负熵研究院的这些年,信息去噪研究所的现状。 

 “秦研究员你就是做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您之前发表过的那篇关于智能算法的论文,我也阅读过。” 

 “毋庸置疑,秦研究员您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上,极具创造力和天赋。” 

 “选择邀请您来信息去噪所的时候,我们都有些担心耽误您的天赋,不过,我们研究所也的确是需要您这样的有天赋,有能力的研究员加入。” 

 “我们也希望,能够给予秦研究员你之后继续发挥您天赋的空间。” 

 “所以,在加入信息去噪研究所之后,秦研究员您可以独自再带领一个研究团队,独立申请研究课题,推进您选择的人工智能领域下不同方向的研究。” 

 “我们也会在这方面,给予你一些支持。” 

 “不知道这种安排,秦研究员你是否满意?” 

 思考着,这位信息去噪研究所的负责人这样对秦裕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