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第3页)

 在面对一些更大规模范围内,大量智能机械的协作任务时,也能够更加顺畅的完成。 

 而接下来强人工智能的诞生, 

 需要的就不仅仅只是算法和程序上的支持了, 

 在秦裕的判断中,012人工智能目前其实己经能够支撑的起一个强人工智能的存在基础了, 

 但目前,人类文明算力不够。 

 而对于一个强人工智能的畅想, 

 对于秦裕来说, 

 这个强人工智能,至少是在人类文明己有知识下,近乎全知的, 

 在人类文明己有的工业和技术支持下,应该是能够控制智能机械,完成所有人类技术能够完成的生产。 

 不仅仅只是局限一个领域,而是能够统筹协调整个人类文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 

 能够负责绝大多数人类文明的生产和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的运转。 

 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是由它的子模块在负责。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个智能机械中的智能程序是分开的。 

 当然,做到这一步,需要的算力是夸张的。 

 而更进一步的智能生命的话, 

 秦裕也无法肯定,从强人工智能到智能生命之间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从逻辑上来说,这两者的差别,应该是否存在‘我’的认知, 

 是否有属于自己的第一驱动力。 

 没有的话算工具,有的话算生命。 

 但强人工智能到智能生命这一步怎么跨越呢? 

 秦裕能够确定的就是, 

 即便是按照的目标,之后实现强人工智能,这个强人工智能也是没有自我的。 

 当然,这其实也容易形成一种悖论……在人工智能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段时, 

 强人工智能如果想要拟人的话,从语言以及任何外在显现来说,都是分辨不出来的。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此刻的秦裕,乃至此刻的信息去噪研究所来说,都还很遥远。 

 而012通用人工智能诞生之后, 

 信息去噪研究所对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研究,不可避免地再变缓了下来。 

 …… 

 263年,年初。 

 再加装了一系列硬件设施过后, 

 负熵研究院内,研究员们首先尝试在信息去噪研究所内,完全接入012智能, 

 由012来接管和负责整个信息去噪研究所的运行。 

 然后在次月, 

 由012接管和负责运行的范围,从信息去噪研究所,放大到了整个负熵研究院。 

 同时,012正式参与进负熵研究院进行的一些研究中, 

 负责一些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监控工作, 

 而各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就主要负责对一些新的问题思考。 

 同一年, 

 信息去噪所外, 

 搭载了012智能程序的智能驾驶车辆,开始在整个交通系统中普及, 

 哪怕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因为算力压力,还没有完成建设, 

 无法实现整个城市所有车辆之间的协调。 

 但光凭搭载在车辆上的012智能程序,就己经足够实现完全的无人智能驾驶了。 

 由此,当年,车祸发生的频率和总数量,发生了锐减。 

 在统计数表上,到这一年时,相应数据首接断崖了。 

 同时, 

 有多家厂商推出的,搭载了012智能程序的双足机器人以及其

他类型的智能机械。 

 以不同的功能,也进入到了市场。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它们内里的核心都是一样的。 

 只是硬件上的差距。 

 有些便宜一些,西肢和肢体末端自由度不够,就没有办法执行一些精细化操作。 

 有些是无人机外形,有些是轮足外形,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作业。 

 包括家庭,个人,企业,工厂内, 

 相应的智能机械开始快速出现,并取代原本人力需要参与的地方。 

 也因此, 

 这一年,华国范围内,生产总值,生产力开始进入到暴增的趋势中, 

 而且可以预期的, 

 在智能时代没有完全到来之前,这个暴增的趋势不会放缓,只会愈演愈烈。 

 …… 

 然后,又次年。 

 遵循着原本的计划。 

 在这一年,更多的算力中心在各地建设了起来,以支持各领域各行业的智能化生产。 

 同时, 

 人们的退休年纪,己经从最开始的140岁,来到了125岁。 

 同一年, 

 航天部门和负熵研究院一起,向上提出了,月面基地扩建计划。 

 在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前提下, 

 不管是出于对于更多资源的需要,还是智能机械带来的地外基地建设能力的提高, 

 都没有道理,不进一步推进对月面的开发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