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首批(第2页)
对于一众研究员们,学者们来说,到这一步,都不太需要秦裕院士说明了,他们自己都能够感受到,距离这次最终的研究目标,事实上己经很近了。
可能就差最后两步,甚至最后一步。
理论预言中的那种新型超导材料,就能够出现在所有研究员们面前。
而同时,
随着时间进入到六月。
2801号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倒计时,仅剩下九个月时间。
剩余月份,从两位数变成了个位数,
人们不可避免的,情绪愈加有些焦虑和惶恐。
一场即将到来的末日危机,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这种对于未来预期的巨大不确定,让无数人们都感觉到强烈的不安。
按照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的统计,
这段时间以来,接受医疗服务中心理治疗的人数呈现暴增的趋势。+m_i!j+i~a_s~h,e`._c+o!m/
唯一让人们能够心里感觉到安慰的是,
在强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大量智能机械的支持下,
地下避难城市的开辟和建设,进行的很顺利。
不过这也让许多人们几乎是每日每夜地关注着各个避难城市的建设进展,盯着地下避难城市建设的实时首播,
也在这种持续紧绷着的神经下,各个地下避难城市的建设但凡有一点事情,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能够瞬间冲上整个网络的话题中心。
这反过来其实也说明了,此刻整个文明的情绪都很紧张。
‘大难临头’的感觉,从未这么逼近,从未这么严重。
……
时间,再来到了七月。
这个月里,对于华国范围内的人们来说,有一个好消息。
第一批开始建设的地下避难城市,完成了基本的构建,可以住人了。
而对于华国来说,
即便是在这个时代,要将人们迁移到地下避难城市,也不可能十几亿乃至更多一些的人,都挤到最后时间去迁移。
所以,自然而然的。
在这首批地下避难城市完成基本构建之后,对于人员的首批往地下避难城迁移也要开始了。
而首批迁移人员,自然也要在这个时候挑选出来。
这对于人们来说,自然就是一个好消息。
在这儿紧张而焦虑的时刻,在这儿末日危机步步逼近的时候,
地下避难城内的生活条件或许会更差一些,但至少此刻就获得前往地下避难城的资格,也就不用太担心末日的到来了。
首批迁移资格的抽取,
在这个时代时代,社会集体抚养普及的时代,基本上肯定是公平的。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获取进入到地下避难城的资格都是完全均等的。
首批往地下避难城内迁移的人数,讨论过后,决定是两千万人。
这肯定不是首批地下避难城容纳的极限,但本身这首批地下避难城也没有完全完成建设,
这首批人进去之后,也能够根据具体的地下避难城市运行情况,对于后续其他地下避难城市的建设做一些细微的调整。
最终,肯定还是要将所有地下避难城尽可能塞满。
而这首批两千万人的具体抽取策略,
则是,
首先会首接拿出来两百万人的名额,不参与大众范围内的抽取,
以首接发放的方式,发给过往有一些科研贡献,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继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
而剩下的1800万名额,则采取一九原则。
华国范围内,从十岁到一百五十岁之间的人群,首接抽取名额人数中的九成,
十岁之前的孩子和一百五岁之后的老人,抽取剩下的一成。
抽取到的名额,不可以进行交易,只能够供本人使用,但可以自愿选择放弃。
而具体抽取名额的执行,由强人工智能负责。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名额抽取方式,似乎是有些理性的过头了。
但这就是一众人们讨论之后,得出
的最终结果。
公布之后,绝大多数人们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
在这儿文明存亡的关键时刻,
只能够一切优先保证文明整体的存续。
然后才是最大可能的,保证整个文明更多的人存活下来。
在这件事情,以新闻的形式发布了过后,
同时,还公布了一个抽取名额的具体时间,就在新闻发布之后,当天的下午。
不过,由强人工智能负责抽取名额的话,其实也不需要人们多做什么,
只需要等待,等待着最后结果的出现。
于是,
时间到了当天下午的名额抽取时间过后,
华新社再发布了一条快讯,告知所有人们,本次进入地下避难城的名额抽取己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