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回到地表

 不过, 

 对于此刻的人们来说,这消耗的巨量生产力和能源都是值得的。_完/夲_鰰?颤¢ \已`发+布_最.欣′彰.劫~ 

 295年, 

 在消耗的巨量生产力和能源下, 

 在地表的水体内,逐渐生命丰富起来的同时, 

 陆地上,也终于有了一些生机和绿意。 

 哪怕由于在陆地上出现的植物和生命,全是来自于人类文明的半封闭来自于全封闭环境的培育种植, 

 让这些出现生机的地方,在宏观上,就像是茫茫土地上,一些极其孤立而窸窣的‘小点’。 

 哪怕繁育和成长起来过后,撤掉了人为制造的生态成长环境,也依旧在原本死气沉沉的陆地上,显得格外突兀。 

 站在一个更加宏观尺度下,像是稍微来一点变故,就能够将这些彰显着生机的‘小点’覆盖和摧毁。 

 但这终究,的确是让原本己经化作焦土的,死寂的陆地上,重新有了生命。 

 而在有了第一簇,能够在这片大地上撤掉人为制造的环境,依旧能够生存的森林,草地或者其他出现开始, 

 就注定,它会逐渐朝着周围更加荒芜的土地蔓延, 

 终有一天,这些陆地上,稀疏的,渺小的,不起眼的,富有生机的小点,会从‘点’便成功‘圈’,然后连成一片。 

 而人类文明,也会继续尽可能关注着这个过程。 

 …… 

 这一年, 

 人类文明收到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236藻类在恢复和提高大气中含氧比例这件事情上,的确是很强大。 

 这一年,大气中,平均含氧量己经恢复到了18%, 

 这个氧气含量己经勉强能够容纳了人类短时间在大气中生存了。 

 大气中其他各种有毒气体,在人类文明持续各种手段,各种举措下,也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除了一些地形环境比较特殊的区域,大气中依旧存在的有毒气体对于人体伤害程度己经不大。 

 这也是, 

 此刻人类文明持续推进着,地表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条件。 

 而第二个好消息,来自于负熵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华新社获得授权,在第一时间,向人们公布了这条好消息。 

 “……据负熵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消息。” 

 “根据最近几年时间里,持续对全球地质活动情况的观测数据判断。” 

 “目前,地球地表的大规模地质活动,己经正式进入到末日危机之后的平缓持续期。” 

 “平缓持续期内,全球范围内将会继续有持续的地质活动发生,但烈度和频率之于之前,将由极大程度放缓。” 

 “负熵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就此判断……在地质活动灾难方面,目前我们己经具备从地下避难城市中返回地表的基础!” 

 这是从一开始,人类文明就在等待着的事情。¨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对于小行星撞击之后引发的持续陆地板块活动,地震活动, 

 人类文明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相关技术水平没有走到下一个台阶之前, 

 掌握的手段也就只能够加剧这种地质活动,而实在难以去平复。 

 此刻, 

 来自于负熵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这条人们等待了许久的消息, 

 无疑让人们感到振奋。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马上就要能够回到地表了?” 

 “快了,快了!好吧,我踏马也有点等不了了!” 

 “万事俱备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回地表,回地表!” 

 此刻,各地下避难城的网络上,几乎就充斥着这个三个字,‘回地表’。 

 人们实在是等得太久了,等得都己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地质活动的问题,是人类文明返回地表繁衍生息的最后一道难关, 

 而现在,最后一道难关也终于度过了。 

 …… 

 在地表地质活动逐渐平复的这段时间里, 

 从各地下避难城市,对应的地表,人类文明也己经开始修建地表建筑了。 

 不过,最开始修建的, 

 并不是供人们生息的地表城市, 

 而是,分属于各地下避难城市的,地表星际港口。 

 星际港口一边联通地下避难城市,一边作为电推进飞船起降的平台。 

 可以预料,此后,人类

文明的纪元号电推进飞船,乃至于更先进的电推进飞船会越来越多。 

 哪怕是此后,地面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恢复,电推进飞船运输方式大概也作为一种空中运输方式,轨道运输方式不会消失。 

 而来往于各城市之间的同时,电推进飞船还将来往于地面各城市和月面城市,乃至其他星球城市之间。 

 在未来,要不了多久的时间,承载电推进飞船起降的城市星际港口,注定将成为各地表大城市的必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