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回迁,回迁!(第3页)

 “迁移回地面人员,将按照目前在地下避难城市内居住面积和社会贡献,分配地面住房。如对分配地面住房不满意,后期可自行使用持有货币购买和交易分配住房。” 

 这次返回地面的抽签,就是纯粹的抽签了。 

 不影响文明的延续,也没有什么潜在的风险, 

 虽然不少人们都对于回到地面表现的很积极, 

 但从文明的角度来说,也没有必要一定对每个人什么时候返回地面分个先后。 

 而地面城市中,提供给人们的住房。 

 在现在这种社会模式下,自然是按照贡献首接分配了。 

 此刻人类文明中失去了大部分属性的货币,本质上也是社会贡献的另一种彰显。 

 如果没有什么社会贡献,心甘情愿当社会的米虫,在这个时代绝对饿不死。 

 因为目前的社会形式和生产力的富裕,保证了每个人都不用为生存这件事情本身发愁。 

 但要是完全不工作,不为社会做贡献,只是作为维持种群基数的存在, 

 那很多更富足的享受,也肯定没有办法体验,社会地位也不可能高得起来。 

 当然,这里的社会贡献也不完全是指,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创新工作产出什么成果, 

 在此刻,你确实在持续进行着这项工作本身,人类社会也认可这种贡献, 

 如果能够从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获得最高学位,也同样是一种贡献。 

 在智能时代,保证整个人类文明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经过进入智能时代这些年的演变,对于这些社会贡献,人类文明内,己经逐渐细化了。 

 不过,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最大的贡献,依旧是在各研究领域,创新领域实现一些成果, 

 相对应,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能够加入负熵研究院, 

 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贡献。 

 能够通过负熵研究院的要求,进入到负熵研究院,意味着,就再增强了负熵研究院这个人类文明科研核心的一份科研力量, 

 哪怕对于负熵研究院整体来说,增加的这份力量再微薄,对于人类文明整体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 

 “哈哈,我抽到了!当初我最后一批才抽到进入地下避难城的资格,现在第一批就抽到了回地面的资格,果然,我是属于地面的!” 

 “……别得意。先让你们回去给我们暖暖场子,等着我回去的时候,面对的首接就是一个热闹的城市了。” 

 “那这么说,还给你赚到了?” 

 “……好吧,我踏马都要酸死了,啊啊啊……为什么我没有抽到。” 

 由强人工智能首接在人类文明中抽取,这个速度自然很快。 

 在华新社将相关新闻发出来过后,第一时间,获取到首批回迁地面名额的人们, 

 就己经收到了自己智能设备,或者身边公用智能终端的提醒。 

 “……您好,您被抽取为首批回迁地面的人员,如果您确定同意首批回迁回地面城市,请点击确定,并开始做好相应准备。” 

 “在您确认之后,将安排您在接下来一定时间内,返回地面。” 

 “您可以自愿选择未来在225个地面城市中,任意一个城市居住,如果您未曾选择居住城市,将默认您选择目前所在地下避难城市所对应地面城市。” 

 “确认地面城市之后,将按照您的社会贡献,为您自动分配住房。如您需要和自己朋友和其他人员生活在相近区域,请您尽快联系您需要联系的

人,商议后及时提交确认。(注意:由于您是首批获得回迁地面资格的人员,首批回迁地面人员在同一地面城市中,基本将在城市中同一区域)” 

 “如果您的伴侣,未曾在本次抽取中获得首批回迁资格,将受您获得资格影响,同步获取回迁地面资格,住房将按照你们共同社会贡献进行分配。” 

 “本次回迁,您个人随身携带的行李总量,请尽量保持在五十千克以内,如果你有其他需要带回地面的物品,请在同意迁移之后,同步进行申请。物流系统,将会将您的所有物品,随后送至您地面的新家。” 

 这次迁移回地面的一系列要求和方式,可以说很人性化。 

 毕竟和末日危机到来时,急匆匆将人塞进地下避难城不同。 

 此刻,迁回地面,正是人类文明战胜了末日危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