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回迁完成(第2页)

 最后只能互相拍了拍肩膀,说一句, 

 “总算是回到地面了啊。” 

 …… 

 有了第一批从地下避难城市回迁地面的人,自然就有第二批,第三批。 

 在各地面城市的智能工业区域逐渐完善,城市生活区的建造速度,也在越来越快。 

 相应的,后面第二批,第三批迁回地面的人员之间,间隔的时间也在越来越短。 

 这段时间里, 

 人类文明的网络上,和现实中同样持续热闹着。 

 以华新社为代表的一众媒体,持续为人们公告和报道着,从地下回迁地面的进展。 

 己经迁回地面的人们,也自发在网络上,分享着地面生活的日常。 

 “……回到地面了,居住环境和在地下避难城里差不多。就是我今天去阳台原本准备晒一下午的太阳,结果被家庭服务机器人拦住了,就晒了半小时就结束了。!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还别说,现在这太阳,比起以前可真是毒辣太多了。” 

 “……今天和从前的老朋友聚了一聚,感慨颇多啊。” 

 “……踏马的,就欺负我还在地下避难城市里,没有迁回地面是吧。你晒不了的太阳等我来晒!把我朝晒脱皮的状态晒!” 

 网络上的氛围,到这个时候,真是越来越欢乐了。 

 不用谁去多说,人们自己都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末日的阴影, 

 在人们开始成批成批从地下迁回地面之后,己经明显在远去了。 

 终于,时间来到了299年的年末。 

 …… 

 299年,冬。 

 在持续着,一批批从地下迁回地面的人员,开始在地面城市中正常生活的同时, 

 整个225座地面巨型城市的建造,在这个时代,庞大的生产力倾斜下, 

 终于还是彻底完成。 

 各地面城市的生活区,己经趋于完善。 

 各地面城市之间的城市间轨道交通, 

 依赖于sw281材料,大量超导磁悬浮列车线路也己经建造起来,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平均时速基本稳定在900公里每小时,再缩小了此刻地面各城市之间的来往限制。 

 到这个时候,各地面城市,除了在智能程序,强人工智能下,正常有序运转着以外, 

 也因为常住的人员越来越多,多了许多人间烟火气。 

 到这个时候, 

 经过一批批人员回迁地面的过程, 

 地面常住的人数,己经和在地下避难城市中的人数差不多持平。 

 到这个时候, 

 也没有必要再像之前那样,抽取什么下一批回迁地面人员了。 

 华新社获得授权,发布了新的公告。 

 “……据负熵研究院消息和相关计划。” 

 “目前,共225地面城市,己经完成本阶段建造。” 

 “同时,经过此前多批持续回迁,目前,地面各城市中常住人员数量总数,己经来到了十八亿。”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确认,己可以开始整体回迁计划。” 

 “……据此,从即刻起,我们将开启从地下避难城市往地面城市的剩余人员的集体回迁。” 

 “请所有目前还居住在地下避难城市内有意愿返回地面的人员做好相应准备。” 

 “如期望继续留在地下避难城市中生活,请在接收到本条公告之后,立即向所在地下避难城市,城市智能系统发起相关申请。” 

 “按照负熵研究院相应计划,我们将尽可能在春节前,完成最终的,从地下避难城集体回迁至地面计划。” 

 这条公告过后, 

 网络上和现实中都再愈加热闹了起来。 

 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这都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呼,终于要搬回地面了!听说海洋里现在己经又再有一些鱼了?我到时候一定要去看看!” 

 “来吧,朋友,我己经在地面快生活一年了,只能说,在地面生活的确要痛快

很多!” 

 “现在地面各地面城市,都己经很热闹了,昨天我才去了一场商场,到处都是人啊,智能机器人都忙得团团转。” 

 “己经在陵川大学就读快一年了……躺在陵川大学湖边上,学习时间结束之后,看着日落都感觉很有意思。” 

 “来了,来了……我明天就也有搬回地面了,己经在指挥服务机器人给我收拾行李了。” 

 …… 

 至此, 

 由负熵研究院负责制定的,从地下避难城市回迁地面计划,距离最终完成,己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 

 各地面城市的一切,都己经为地下避难城市中剩余人员的回迁做好了准备, 

 单纯的,只是将地下避难城市中还剩下的人们转移回地面,这件事情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就实在是没有什么挑战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