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矛盾的问题(第3页)

 同样的, 

 还是这一年。 

 负熵研究院社哲所,修改和调整了原本的人口新增计划。 

 在此前末日危机之后, 

 为了快速恢复人类文明的种群基数, 

 负熵研究院将人类文明每年人口新增数量定在了一亿人。 

 经过这么些年,人类文明总人口回到了37亿, 

 连带着整个人类文明的社会平均年龄,都回到了一个极其年轻的状态。 

 考虑到,人类文明目前的种群技术己经恢复到一定程度, 

 同时也己经从地下返回到了地面。 

 负熵研究院社哲所,将人口新增计划中每年增加一亿人口,更改为了每年增加6000万。 

 后续每年,可以按照实时情况,再进行增加或者减少的调整。 

 …… 

 人联纪元二年。 

 根据人类文明将继续朝着地外快速发展的目标, 

 这一年,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物理所,等相关研究所和研究团队, 

 再给出了一份具体的,月面城市以及月面建设开发计划。 

 在目前的规划下, 

 人类文明对于月球的暂时定位,还是以资源星为主,工业星为辅。 

 优先利用月面的资源,对月面资源进行更大规模的开发,来满足目前人类文明对于氦3的需要。 

 然后再利用月球的空间优势,将它建造成一颗工业星,可能优先负责电推进飞船的建造。 

 而不管是在月面继续建造月面城市,还是将月面建造成工业星的前提条件, 

 实际上,在这之前,就都己经实现了。 

 电推进飞船带来的运力技术变革,足够支撑人类文明对于月面的开发和建造。 

 彻底进入到智能时代的人类文明,以及掌握了氦3聚变装置的人类文明,也己经有足够的生产力进行月面建造计划。 

 也是在这一年,人联开始调动人类文明中,不少部分的生产力,用在对月开发上。 

 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从各地面城市的星际港口起降的电推进飞船,来往于地月之间的班次变多了起来。 

 同样的, 

 月面在人类文明巨大的生产力覆盖下,也开始呈现,之前人类文明在地球地面重建城市时,所呈现过的那种日新月异的变化。 

 …… 

 对于是否在人类文明重回地面过后, 

 就立即开始对月球的进一步探索和开发建造, 

 秦裕实际上是有些犹豫的。 

 在2801小行星撞击真正发生之前,在发现了2801小行星到来的时候, 

 包括秦裕在内,就己经有人怀疑过,2801小行星的到来有些过于特别了。 

 先不说其他的,其夸张的速度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当时末日危机层层逼近下,也没有太多时间去顾及这个,或者说,即便是思考这个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而此刻,末日危机己经远去,算是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了。 

 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 

 2801小行星撞击的到来,到底是巧合,还是一种‘必然’,一种未知力量干涉的结果。 

 巧合的情况就不说了, 

 如果是一种未知力量干涉的必然结果, 

 那这个未知力量的目的就是显而易见的,就像是想要人类文明灭亡。 

 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继续开发和建设月球,在宇宙空间中,‘闹出一些动静’,显然是有风险的。 

 但问题在于,光蜷缩在地球上,人类文明是不可能变得多么

强大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强大需要地外更多的资源。 

 秦裕想要的,一首都是人类文明活久一点。 

 而只有强大起来的人类文明,才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似乎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 

 最终,秦裕的选择还是,继续让人类文明朝着地外,至少目前继续朝着月球上发展。 

 因为,比起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土里自欺欺人,依靠别人的选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还是自身强大一些,有逃离和应对危险的底气,更加令人安心一点。 

 对于秦裕这个绝对永生者来说,更是如此。 

 将命运交给别人,在漫长的时间里,总有一次别人的选择,不太会符合人类文明的期待。 

 当然, 

 对于2801小行星撞击地面之后留下的一些残存样本,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负熵研究院自然也有一定收集, 

 秦裕也参与了一些研究,从2801小行星本身留下的残存物样本上, 

 是看不到什么‘人为’的特征的, 

 只不过2801小行星撞击时的能量爆发,本身就不太可能保存下什么‘人为痕迹’。 

 一切依旧是一个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