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亢奋的两方文明(第3页)

 人类文明代表团这边不用说,休息住处就在星际城市内, 

 斯托文明代表团本身是不需要一个专门休息场所的, 

 不过,在人类文明代表团休息的这段时间,也没有继续待在人类文明的星际城市里, 

 而是选择了返回他们停泊在星际港口的飞船内。 

 人类文明的星际城市内,不缺安置斯托文明代表团的场所, 

 但要提供适合斯托文明个体首接生存的区域,也需要斯托文明向人类文明提供一些他们生存环境的信息。 

 这些信息本身就有些特殊,在加上对于人类文明场所的安全性斯托文明显然也很难完全信任。 

 人类文明代表团结束今天和斯托文明的会面之后,必然还要继续和后方就今天的会面过程,进行一些讨论, 

 斯托文明,大概也是一样,联系后方总不可能就让人类文明看着。 

 返回其自己文明的飞船,也是此前约定好的行程安排之一。 

 …… 

 再然后, 

 斯托文明的代表团,按照提前约定好的双方文明会面流程。 

 总共在木卫三待了地球时间半个月。 

 考虑到双方文明这还是初次会面,依旧存在一些不可预期的风险。 

 整个会面行程的安排,实际上都只局限于木卫三这座星际城市内。 

 人类文明这边并没有安排斯托文明代表团,前往人类文明聚居区的其他地方。 

 此外, 

 除了因为斯托文明代表团到来时,恰逢人类文明的新年。 

 人类文明代表团邀请斯托文明代表团感受了一下人类文明新年节日的氛围以外, 

 整个双方文明会面后面的行程,都是双方在数学领域,物理理论领域各分支的持续交流。 

 “……斯厄斯阁下,不知道斯托文明内有节日这样的概念吗?” 

 “有。对于记忆深处重要时刻的纪念,大概是所有有记忆,有时间概念的智慧种族的共同点。” 

 “在斯托文明中,有一个‘迁徙节’,纪念我们从母星起航的时刻。每次迁徙节时,我们都会在庆典上,模拟起航瞬间的景象。” 

 “等到之后,斯托文明‘迁徙节’到来时,我们可以邀请人类文明的朋友来参加。” 

 “感谢斯厄斯阁下的邀请,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参加。” 

 再之后,就是双方在数学领域,物理理论领域交流的事情本身了。 

 十五天时间, 

 实际上依旧不够两个文明,在这两个重要领域完全完成理论层面的交流, 

 而且,不光是交流过往一些己有的问题,己有的理论, 

 在互相都掌握了一些来自于对方的新思路,新理论之后, 

 事实上,在交流的后几天,双方文明的学者,研究员们都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甚至新的理论猜想。 

 两个文明之间思想的碰撞,能够带来的价值,显然是惊人的。 

 十五天时间,也就是让两个文明,在物理,数学等领域,互相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 

 对于一些显然有些不同思路的理论方向,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交流。 

 在十五天时间的交流结束之后, 

 双方文明的研究人员们,都有些意犹未尽。 

 “人类文明的朋友,我代表‘神圣决策者’的意见,提议我们此后,我们继续保持在物理,数学等理论学科领域的持续交流,相信,我们互相都能够弥补对方文明所不曾掌握的知识,将我们的理论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斯厄斯阁下,斯托文明的朋友,我也谨代表人类文明,我们也同样愿意,和斯托文明在理论层面继续保持沟通,合作,交流。我们也同样相信,我们两个文明在理论研究的合作上,能够取得双赢,我们都能够从对方文明那里,获得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不同的启发,推进我们各自的理论研究共同发展。” 

 如同斯托文明代表团到来时一样,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共同进行了对方的常用礼仪。 

 在确定双方文明将继续保持物理和数学等领域的理论交流后, 

 这位斯托文明代表团的负责人斯厄斯, 

 再向人类文明发来了邀请,算是礼尚往来, 

 “感谢人类文明邀请斯托文明到人类文明的城市会面与参观。” 

 “斯托文明的‘决策者’,也同样希望,邀请人类文明派出代表团,来到斯托文明的城市内参观。” 

 负责这次会面的人类文明代表团的邱以明教授停顿了下之后,答应了下来, 

 “感谢斯托文明的邀请,我们会如期赴约。” 

 这是很早之前就预想到的事情,此刻由邱以明教授答应下来的决定, 

 也是此前秦裕以及负熵研究院一众研究所负责人们提前确定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