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基础理论研究(第2页)

 双方文明共同在海王星轨道附近,文明交流区外数百万公里建造的重核聚变技术研究实验装置中,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己经将实验装置核心区域,可持续的反应温度,提升到了超过西亿摄氏度, 

 压力数值,也是高得吓人。 

 同一年, 

 当初从人类文明发现斯托文明星际舰队群的踪迹后, 

 就受命脱离了火星轨道位置的星火太空城,己经在宇宙中航行超过三十年时间。 

 在后期人类文明大后方完成dt04电推进系统的研制时,曾经向星火太空城,同步过dt04电推进系统相关技术。 

 在此后的航行中,星火太空城内大部分生产力都被用作dt04电推进系统的生产, 

 将星火太空城整体的大部分推进系统,都己经更换成dt04电推进系统。+j-i/n·c?h_e.n^g*h,b·g\c′.\c*o^m! 

 不过,即便是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己经达成一定程度的信任,甚至相当程度的科研合作, 

 但人联,负熵研究院,出于底线思维,依旧并没有向星火太空城下发返航的命令。 

 人联和星火太空城这么长时间里,主动联系的次数可以说屈指可数, 

 只有关键技术需要同步时,人联才会尝试主动联系星火太空城,以尽可能避免星火太空城的位置暴露。 

 只是, 

 目前人类文明也己经一定程度上,清楚斯托文明探测技术的探测范围, 

 确定在目前的距离下,斯托文明己经很难准确找到星火太空城这个宇宙中‘小目标’的踪迹, 

 所以,此刻的星火太空城倒也没有继续朝着宇宙深处以最高航行速度深入, 

 实际上,星火太空城大致就在距离地球1.2光年外,靠近奥尔特星云一侧外围的位置,保持着移动姿态。 

 可能, 

 就只有斯托文明重新启程离开太阳系的那一天,星火太空城上的人们,才能够真正回到故乡。 

 当然, 

 此刻星火太空城上的人们,大致知道后方的情况,倒也没有最开始那么紧张。 

 知道以目前人类文明的航行速度,即便是打不赢斯托文明,斯托文明也很难将人类文明灭亡。 

 对于星火太空城上的人们来说,现在就只需要像是在人类文明疆域中一个地外星际城市内一样,正常生活下去, 

 等待若干年过后,后方正式的返航命令就可以了。 

 依旧是同一年, 

 人类文明对于土星轨道位置的开发建设,己经卓有成效, 

 当人类文明的星际飞船抵达土星卫星的同步轨道时,能够清晰看到那卫星上,属于人类文明智能工业的造物成片存在。 

 在土卫六的地表,人类文明同样如同木卫一样,构建了一些星际城市。 

 人类文明的聚居区范围,蔓延到了土星轨道位置, 

 在土星轨道位置建设的智能工业,能够一定程度满足土卫星际城市运转需要,以及智能工业自发继续扩张的需要的同时, 

 人类文明的疆域,也正式继续朝着天王星轨道位置蔓延。 

 人类文明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总量,还在进一步暴增。 

 …… 

 然后,时间来到了人联纪元77年。 

 此前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共同同意开启的,双方文明大众范围的旅游参观, 

 在首批旅客达到对方文明内部参观游览结束之后,也未曾停下来。 

 就人类文明这边, 

 人们对于斯托文明内部的好奇从未停歇过, 

 哪怕是随着去到过斯托文明内的人们越来越多,人联的网络上,也己经有了许多关于斯托文明内部的影像资料,包括全息影像。 

 甚至在虚拟现实游戏中,都有人们根据这些影像资料和亲身体验,构建了斯托文明内部景象的虚拟现实世界,供人们随时能够在虚拟现实世界体验, 

 但对于大多数还没有去到过斯托文明的人们来说,依旧期望能够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基本每天,人类文明这边都固定有一两趟从火星,或者从地球同步轨道,出发前往斯托文明星际舰队群所在位置的星际飞船, 

 满载着获得参

观斯托文明资格的游客们,抵达斯托文明。 

 斯托文明那边,也基本是一样。 

 可以说,双方文明即便是除开科研人员在科研领域的交流, 

 其他个体们的来往,交流,也己经很频繁。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 

 斯托文明那边,再向人类文明这边,发来了消息。 

 斯托文明希望,再次派遣一个代表他们神圣决策者的文明代表团,到访人类文明的母星地球, 

 与人类文明这边,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也就是秦裕院士,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