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熵类延寿针剂

 单从收益的角度来说, 

 斯托文明内,按照个体贡献和能力,决定个体能够享受的延寿技术程度以及最终可以达到寿命, 

 这种方式更加理想。^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让文明中最有天赋而最有能力的人,能够活得更长,在生命周期内给文明发展提供更多贡献。 

 无法做出卓越贡献的,就将最终预期寿命维持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基准范围内,以保证绝大多数天赋和能力平庸者们在相应研究工作上的积极性。 

 完全无法做出贡献的,主动摆烂的,干脆让他们自生自灭,不享受任何延寿技术,在天然寿命抵达之后, 

 尽早让文明中更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完成族群更快的迭代。 

 这种寿命策略,可以说理论上能够将整个文明的‘投入产出比’拉到最高。 

 但这种策略,适用于斯托文明,却未必能够适用于人类文明。 

 斯托文明的社会形态与人类文明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人类文明是一个由大量个体构成的群体文明, 

 在关于寿命,延寿的普及策略决定时,很难仅考虑文明整体的收益, 

 让文明中所有个体都主动损害自己的核心利益,而有利于整个文明,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 

 延寿技术如何普及,对于人类文明目前来说, 

 不光光是一个技术普及的收益问题,还是一个很复杂的哲学问题。 

 问题就在于,一个更有天赋者的生命,是否比另一个天赋平庸者的生命更有价值。 

 个体间生命层面的基础平等是否该被打破?是否拥有卓越的天赋也不是个体本身能够决定,以此决定两个个体生命能够存在的时间是否公平? 

 或许有朝一日,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朝着斯托文明那种寿命策略靠拢, 

 但在目前,人联中所有人们都还没被打上‘思想钢印’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的哲学树还没有攀爬到那里。 

 同时也需要考虑,如果采用斯托文明那种寿命策略, 

 可能对人类文明内,文明整体的意识倾向,社会形态造成的,不确定的,未知的巨大冲击。 

 种种原因决定了, 

 目前人联在对接下来的新型延寿技术普及过程中, 

 接受新型延寿技术普及带来的正向收益同时, 

 也需要接收新型延寿技术普及,在目前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一些负面影响。 

 当然, 

 之所以这样选择,同样重要的也是因为。 

 此刻,人联,人类文明正处于一个资源富裕的时代, 

 哪怕是人联中许多人们本身一生可能也很难做出多少成果,延长寿命到更长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但对于人联来说,生产力和资源支撑着这些人们活更长的时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太大的负担。¢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顶多就是稍微降低了一些‘投入产出比’。 

 这场各研究所负责人集体参与的紧急会议上, 

 确定了延寿技术普及的基本策略之后, 

 各研究所负责人们,再讨论了一些关于此的一些细节, 

 也就暂时结束了这场会议。 

 现在,关于延寿技术的一切讨论,都是建立在那篇来自于‘熵’的论文之上。 

 接下来更进一步的一切,都得等待011研究所完成那篇论文中实验的重复, 

 完成那种新型延寿针剂的合成,并确定,相应实验的结果,新型延寿针剂的作用的确吻合‘熵’那篇论文中提到的内容。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除了秦裕,对于其他知情者来说,都有些难熬, 

 虽然011研究所在完成重复实验之前,就己经对这篇论文的内容做出过一些基本的判断, 

 但在新型延寿针剂真正在011研究所内诞生之前,谁也没有办法真正肯定结果一定是乐观的。 

 而新型延寿针剂的诞生,不管是对于人类文明整体来说,还是对于文明中的个体们来说, 

 影响都过于重要了。 

 如果它真得诞生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整体面貌,都将由此发生深刻的转变。 

 不过对于人们来说还好的是,这段难熬的时间不会太长。 

 在‘熵’的那篇论文中,完整详细记录了相应实验过程的情况下, 

 对于负熵研究

院011研究所来说,重复实验实在是并不怎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011研究所内,相关研究团队,多个研究小组,同时独立推进着重复实验过程, 

 也不会因为单个研究小组的重复实验过程出现一些失误,以至于整个实验都要从头再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