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乌云(第3页)
也就是此刻人类文明的人均预期寿命己经来到了300岁,
不然这么漫长时间之后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们可能都不会去过多考虑。
……
人联纪元470年。
秦裕主导着信息去噪所的超光速通信技术的研究,
从高维空间的角度入手,再次进行了一次超光速通信的实验。
如果在正常的三维时空中,无法找寻到超光速通信的可能,
那就只能够站在更高维度时空中去考虑这个问题。
是否能让相关信息映射到更高维空间中,
然后又再从更高维空间中,重新映射回三维空间,
以此来‘躲避’,信息在正常空间中所需要的传递路程。
相关实验很难说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但至少到秦裕手里,再收获了一些实验数据。
这些实验数据对于秦裕来说,或许又能够带来一些启发。
……
人联纪元480年。
在秦裕的带领下,信息去噪所和物理所,数学所等相关研究团队。
己经倒回到理论层面上,重新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
在秦裕的主持下,曾经秦裕大一统理论,依旧不足以支撑超光速通信的实现,
己经成为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的共识。
此刻,量子通信路线,空间膨胀和曲率路线,以及高维时空信息映射路线,
负熵研究院内超光速通信的研究,算是三条研究路线同步往前推进着。
而不管是推进着哪条研究路线,
在实现超光速通信,或者说超光速信息交换这条道路上,
别说是秦裕了,就是参与研究的相关核心研究员们,都逐渐感觉到,三条研究路线在推进的过程中,
似乎都碰到了同一堵‘墙’,
或者说同一堵‘墙’的不同位置。
就像是盲人摸象似的,相关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在秦裕的带领下,
像是在黑暗中,渐渐摸到了一个挡在研究路线前方的‘大象’。
这堵‘墙’或者说‘大象’自然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玄乎的存在。
而就像是当初物理大厦上的‘乌云’。
如果能够洞悉它,那它就是人类文明物理学中,新的物理。
能够支撑人类文明完成超光速通信研究的新的,更加完善的物理理论和宇宙基础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