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第一个千年(第3页)
负熵研究院内,的确颇有点,将‘秦裕’这个名字当职位名用得驾驶了。
而在近些年,
人联范围内,
还逐渐逐渐延伸出一个对于秦裕来说感觉比较奇怪,但又的确有其内在逻辑的节日,
就叫‘秦裕节’。
在这个节日的这一天,
人联范围内,所有人们都会暂时抛弃自己的名字,
在这一天,所有人们都会自称和称呼对方为‘秦裕’。
主要是叫秦裕这个名字的‘三个人’,对于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影响太大了。
这个节日本质上就是为了同时缅怀‘三秦’而存在。
似乎大家互相称呼‘秦裕’这个名字的时候,
秦裕教授,秦裕院士,秦裕负责人,就再回到了他们之中,与他们同在。
第一次经历这个节日的时候,
秦裕的情绪肯定是有些复杂而微妙的。
这也算是他对于人类文明历史的一些,非重要领域的一些次生影响。
也不知道这样一个节日会持续多久。
或许会逐渐在历史进程中演化成和最初没有任何关系的模样,
也可能也会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逐渐消失。
……
人联纪元715年。
这一年,
人类文明,人联范围内,
各行星系,各聚居区的总人口加起来,终于还是突破了一万亿。
人类文明的体量和规模,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一万亿中,差不多有西千多亿的人口,分布在太阳系范围内的各聚居区。
剩下各系外聚居区,多得单个行星系总人口也突破了千亿,物质资源相对较少一些,人口也较少一些的行星系,人口也有数百亿。
每年新增人口数,从最高峰时达到了每年新增一百亿人口,到后面慢慢逐渐调整,又再回到了每年六十亿,并且保持着稳定。
当然,考虑到每年因为年迈自然死亡的人口,实际上人联范围内,每年在各社养局分部诞生的人口数量,比六十亿还要多不少。
同时,
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数量虽然没有完全跟上这种人口膨胀速度,
但到这一年时,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研究员数量加起来,研究员总数也终于还是超过了六千万。
体量大一些的研究所,单个研究所的研究员总数就超过了一千万。
不过,
这并没有改变,人类文明科技发展,在纵向发展上逐渐受基础理论,基础科学发展影响,有些停滞的现状。
各研究所的研究进展,更多体现在横向上,
丰富着文明科技发展的厚度,但并没有在晋升更高等级文明的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什么跨时代的突破。
比如,在继引力方向无工质推进技术之外,
能动所也尝试着摸索着,研究出另一种和宇宙弦有关的无工质推进技术,并且快速推进着这项技术发展成熟,
但是,对于超光速航行技术,并没有什么意外,这项无工质推进技术,理论极限速度也依旧在光速极限以内。
比如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人类文明城市内部的能源传输技术,都是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后来,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又考虑利用引力和其他基本力之间的转换,研究出另一种能源传输技术。
但这些,也都是一样,丰富着人类文明的知识和科技体系,但不影响人类文明依旧被困在三级河系文明的范畴,
距离西级文明依旧遥遥无期。
……
时间就在这种状态下,
开始平静而快速的不断往下,
人联纪元730年。
人
类文明,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
尝试在南门二一颗行星的较大卫星上,以引力装置塑造合适的引力环境,
然后试验首接以人类文明目前的生命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技术,
在这个卫星上构建大气层,构建类似自然的生态系统,
以区别传统的星际城市,让人类能够首接在这种人造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活。
当然,
这也就是一个小插曲,
在这些平静的时间里,人联也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
依旧在变得繁荣,科技也依旧在发展,只是迟迟摸不到,超越光速等关键领域跨时代突破的边。
然后是,
过去一百年,过去两百年……三百年。
到人联纪元1000年时。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人联纪元第一个千年结束的时候,
在这一年,
人类文明,人联,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欢庆这一历史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