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人类文明整体迁移(第3页)
唯一比较直观的影响,可能是……地球等行星表面人们晚上看夜空中的星星时,星星的位置可能会有一些会发生偏移。
此刻,对于人联,负熵研究院最重要的,还是决定人类文明疆域内,从太阳系到南门二,巴纳德行星系,沃夫行星系,拉兰德,天狼,鲁坦,罗斯行星系,
哪些星体要带走,哪些直接放弃,就留在原地。
虽然,以人类文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利用引力装置对空间的影响,
可以挪走大行星,也可以挪走恒星。
但是也不可能真得将人类文明疆域内各行星系内所有物质一并带走,
实在是没有那个必要性。
事实上,以人类文明目前的技术水平,把各聚居区的恒星和行星带走都没有什么必要。
最好的选择是,像斯托文明,或者讷阿克文明联盟第一舰队那样,
直接用星际堡垒,大型星际飞船等组成的若干星际城市,将人联所有人一起载走,
抵达目的地之后再扩张出来一片疆域,这样速度最快。
此刻这么做,主要还是顾及到人类文明中人们的感情。
虽然,理论上来说,此刻朝着太阳系外,远方宇宙深处迁移出去,
未来完成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之后,人类文明愿意的话,也能够再从远方迁移回来。
但,那将是极其漫长的时间之后,人们对于那时候的人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也不太乐观。
所以,干脆还是至少带着太阳系这个人类文明的母星系一起走。
这样,不管走到哪里,人类文明母星系也依旧在人类文明疆域内,不会离人们太远。
对于人们这种选择,
秦裕也没有进行干涉。
对于他来说,他自然是不愿意,一些有着长久记忆的东西消失。
他也还是希望,在漫长时间以后,他在地球上,还能够看到月亮,也能够看到太阳。
最终,
人联,负熵研究院的决定是,
在这一次人类文明整体迁移中,
带走整个太阳系,
以引力技术,稳固各大行星的引力平衡,对太阳这颗红矮星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
驱动整个太阳系内,八颗大行星,一颗红矮星,以及其他建有人类文明聚居区,星际城市的卫星,
保持相对位置,整体脱离现在的宇宙空间,前往接下来的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构建区域。
而太阳系之外,
考虑到构建大量大型引力装置,配套能源装置,完成出发前改造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必要性。
人类文明疆域内,其他行星系的恒星,就放弃一起‘打包带走’,就留在原地。
仅带走宇宙空间中各星际城市,以及各建设开发出人类文明聚居区的行星,卫星,
同样以引力技术,稳固各星体在迁移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同时保持原来的相对位置,保持引力平衡。
而在做下这个决定过后,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第一时间完成了人类文明整体迁移计划的规划和设计,
确定整体迁移计划执行前,需要在人类文明疆域内,各聚居区提前完成的改造。
然后,相应规划和计划到了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这里。
由强人工智能调动整个人联范围内的智能工业,开始实施。
人联范围内,夸张规模的智能工业再次以最大程度被驱动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人联,人类文明恐怖的智能工业生产力下,
哪怕人类文明整体迁移计划,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但推进起来,进程还是很快的。
人联,负熵研究院各研究团队预期,
人类文明整体将花费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人类文明整体迁移计划开始前的准备。
然后再花费大约五十年的时间,
整个人类文明将开始朝着指定星空区域逐渐加速迁移,
最后,经过一段比较漫长时间的迁徙过后,抵达目标区域。
然后,
在强人工智能的执行下,
整个计划进行的,也基本符合人们的预期。
人联纪元1779年。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
人类文明从现在这片星空宇宙出发了。
在一个更加宏观的尺度,
人类文明带走的聚居区,行星,卫星,乃至整个太阳系,就像是同原本的空间‘错开’了。
就像是从一幅画上,揭下来了一个图层。
部分随着人类文明一起离开,部分依旧留在了宇宙星空的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