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最后的刺激(第2页)

不然他的想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也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不过,

这并不影响,其他各研究所负责人,再主动提及秦裕。

“研究还在推进,距离研究成果实现这个研究项目的预期预想,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研究进展的顺利,还主要依赖过往漫长时间里,人联相关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上,完成的大量研究积累。”

秦裕简单回答了物理所负责人的话。

此刻,被一众研究所负责人提到的研究项目,

就是此刻由秦裕主持,并且直接参与的,也是目前整个负熵研究院,投入了大量研究资源的项目,

植入式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

这在人联,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并不是一项多么新颖的研究项目。

只是人体智力水平提升研究中,关于记忆力提升的分支研究。

是在记忆力提升技术,人体记忆机制研究上,

继熵剂,熵剂011这两样记忆力提升技术之后,

接替的记忆力提升研究项目。

其核心内容就在于,希望往人体大脑中,植入一个微型生物计算机,

代替,或者说增加人体大脑原有的记忆存储功能。

并且需要保证,人体能够调用该微型生物计算机内,或者说记忆储存单元内储存的信息,

直接进行思考。

不是说,单纯在人体大脑中装了一个储存芯片,让人们在需要时去搜索。

而是需要发挥大脑本身记忆模块的作用。

这样的好处,或者说这样技术能够实现带来的作用是显然的,

这基本是人类文明在提升自身记忆能力研究上的一种终极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人类基本能够过目不忘的同时,保持超长期的清晰记忆能力,

在对于人类智力水平的连带提升效果,也一定是巨大的。

而关于此的研究,

人联,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和其他相关研究所各研究团队,

也一代研究员接着一代,一直在持续进行着。

只是,

实现这项研究的困难程度,显然超出了最先开始这项研究工作的研究团队的预期。

从熵剂011到记忆储存单元,跨度有些过于大了。
想要实现记忆储存单元这样技术,

不说人类文明需要完全对人体记忆机制进行彻底解析,

也需要研究进行到相当程度。

这些年,

记忆储存单元的最大困难,还是停留在直接调用生物计算机中储存记忆进行思维上。

这些年,

在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这些年里,

秦裕也以多个身份,多次担任过011研究所负责人,

对于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也有许多次关注过。

这的确是一项很困难,或者说很麻烦的研究。

秦裕也就是到现在,才真正尝试,以此前漫长时间里的相关研究积累作为基础,

进行一次研究尝试。

……

而这项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就不是单纯的晃一晃兔子上前面的胡萝卜了。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这项研究,

原因可以说是很复杂的。

一方面,的确是秦裕准备在这儿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最后这段时间,

再给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人联,来一下最重的刺激,

来一针最重磅的强心剂,给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多一些信心。

这个时期,

不同于之前数万年,

人们对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持续建造已经没有了疑虑,

但整个人联,包括负熵研究院的状态依旧不太好。

负熵研究院内,各研究所各研究团队倒是依旧做着一些研究。

只是许多时候,似乎也同时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即,将太多希望,或者说太多东西都寄托在了一万余年之后。

好像在这个时代,除了等待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完成以外,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所有意义。

就像是这个时代,都应该被否定存在一样,

这种氛围,对于整个人联,整个人类文明都造成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候,整个人联范围内,人类社会肯定依旧繁荣,但多少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显示失去了一个正常文明该有的活力。

这种状态,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人类文明想要往着更高文明等级发展,除了更加强大的科技,理论水平,也需要人类文明本身也是一个强大的文明。

秦裕想要的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人类文明,不是一个看起来像四级文明,乃至更高等级文明的‘文明尸体’。

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