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基础理论突破(第2页)

 

这个时代,这种讨论,每时每刻都在人联通信网络的各个角落响起。

 

对于人联中的绝大多数人们来说,

 

等待基础实验数据的数据分析工作完成,实验结果彻底呈现的这段时间,

 

可以说既期盼又有些彷徨,

 

人们互相表达疑虑的同时,又互相说着一些安慰的话。

 

这段时间,从宏观上看去,整个人联,乃至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各智慧种族,都是很平静的。

 

只不过这种平静,又有些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就是不知道,平静之后的这场暴风雨,将会把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带向何方。

 

……

 

人联纪元年。

 

距离基于烛光基础实验装置进行的基础实验结束,已经过去了近三百年时间,

 

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依旧在持续进行。

 

受到整个文明这段时间里的需要,

 

这些年新加入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大部分都再加入了相关的研究所,也投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

 

负熵研究院内,直接参与数据分析工作的研究员数量,逐渐超过了八亿人。

 

可以说是,当前时间里,人类文明能够拿得出来,投入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力量极限了。

 

也是一笔巨大的研究力量。

 

同样由秦裕整体上主持着的数据分析工作下,属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各智慧种族,相同层级的研究员数量,

 

由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整体规模和体量的问题,比人类文明这边都还要更多许多。

 

双方加起来的研究力量投入,就更加夸张了。

 

从这方面,其实也可能反推出,这次数据分析工作的巨大工作量和复杂度。

 

秦裕除了主持着整个数据分析工作的推进,

 

也同样直接参与了一些核心问题的研究。

 

对于秦裕来说,

 

随着数据分析工作逐渐推进,

 

此前一些想法已经逐渐得到验证,距离从实验数据中,

 

抓住拿最关键的,人类文明想要的东西,已经不远了。

 

其实不用等到数据分析工作完全完成,

 

他对于这次基础实验是否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就已经有一些心理预期了。

 

而对于,基于这次实验结果的,整体基础理论突破。

 

一个全新的,能够对烛光计划中,基础实验观测到的新的现象,实现新的解释,

 

超出此前大一统理论,又囊括此前大一统理论以及超光速通信理论的,更加宏大的理论框架搭建,

 

秦裕也在持续保持着思考。

 

对于秦裕,


就如同此前秦裕-人类-斯托大一统理论,乃至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完整设计,

 

让他一个人,将这整个体系都构建完,基本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但整个全新理论框架的核心部分,

 

可能还是需要他独自完成,或者说,由他独自思考完成,

 

然后由其他各研究员,完成这整个全新理论框架下,各领域各部分内容和此前经典理论的全部联系,填充,

 

肯定是要更快一些。

 

此刻,大部分时间,秦裕也都做着这件事情。

 

不过,更多的,他只需要在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构建这数万年时间里,

 

就已经完成的一些理论推测,根据此刻基础实验的现象,再进行一些完善。

 

此外,他也需要最终在基础实验的实验数据中,看到一些他需要,想要看到的东西,

 

验证他的一些关键猜想。

 

……

 

然后,时间再过去了超过四十年。

 

人联纪元年。

 

这一年,

 

原本或许应该是平凡的一年,

 

但在这个原本平凡一年的平凡一天中,

 

秦裕看到了那段他早有预期的关键实验数据。

 

这部分实验数据的信息,

 

经由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的强人工智能筛选,

 

然后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的研究团队分析处理,

 

最终再向寻常一样,汇总到了秦裕手里。

 

这部分信息,

 

在汇总到秦裕手里之前,并没有引起相关研究团队的重视。

 

因为单这段信息,并不能够说明什么东西。

 

但对于处于一个更加宏观尺度,

 

对于整个基础实验反应过程都有着足够认知,

 

事实上就等待着这段数据信息出现的秦裕,

 

它又是那么的扎眼。

 

这是基础实验进行的十年里,某一瞬间,在烛光区域内,发生的一连串微观反应的侧写。

 

它并没有完全直观体现出那一瞬间的反应过程,

 

但是,结合此前其他多个领域,多个层面的其他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