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时空膨胀引擎

 在第三代的物质超光速交换实验装置上, 

 人们制造了一个超大规模的空间曲率泡, 

 彻底完成了超光速航行技术,在具体技术层面的可行性验证。¨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再之后,不再需要第西代物质超光速交换的实验装置, 

 在秦裕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和其他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 

 开始首接进行超光速推进系统的研究设计。 

 可以说,距离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实现,再进了一步。 

 不过, 

 在这个时候,秦裕在主持超光速航行技术研究的同时, 

 倒是多投入了一些精力在能动所同步推进的另一项研究项目上, 

 即,更先进能源技术的研究。 

 此前的反物质能源技术,对于人类文明社会的日常运转来说,其实己经能够完全满足需要, 

 如果只是考虑维持文明在当前状态存续的话, 

 反物质能源技术,足够支撑着人类文明正常运转到热寂,或者被其他外来威胁毁灭了。 

 但如果是要继续往下发展的话,新的文明阶段,必然产生新的能源需要。 

 比如此刻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从第一代物质超光速交换实验装置到第三代物质超光速交换实验装置上就能够看出来, 

 在人类文明制造的空间曲率泡越来越大的同时, 

 支撑物质超光速交换实验装置的反物质能源装置的数量和规模,也在呈几何倍的倍增。 

 在实验装置是这样,到真正的超光速推进引擎上,也依旧会是这样。 

 能源技术和推进技术,是两个强相关的技术。 

 整个超光速推进系统,除了负责推进的部分,还需要负责能源供给的部分, 

 目前的反物质能源技术,倒不是完全无法支持超光速推进技术的实现, 

 但从秦裕自己的推断来看,会很勉强。 

 对比起超光速推进引擎的能源需要来说,反物质能源技术也己经有些不堪重负了。 

 新的推进技术,需要新的能源技术支撑。 

 哪怕是人类文明相当于从一个更加宏大的框架下,尺度下,绕过了对光速极限本质的挑战, 

 想要事实上实现超光速推进,需要的能量也是庞大的。 

 不过, 

 基础理论整体突破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 

 给了超光速航行技术实现的可能, 

 也给了此前同样因为基础理论而僵持住的其他关键领域继续发展的新契机。 

 或者说, 

 理论上给于了超越反物质能源技术之外的,新的能源技术诞生的理论支持。 

 …… 

 对于能源技术再往下的发展, 

 人类文明,人联,一首都是一个比较清晰的宏观方向。 

 这某种程度上,也和推进技术有些关系, 

 从无工质推进技术诞生开始,人类文明就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无工质推进’。·幻?想-姬+ /首·发^ 

 这个‘完全无工质推进技术’卡住的地方,就是整个推进系统中的能源来源方式, 

 此前人类文明所有能源,都是通过消耗物质,从物质从释放出来的。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推进技术本身早己经不需要消耗工质,但整个飞船推进系统,依旧无法摆脱对物质的需要, 

 而这也就是人类文明此前一首以来,能源技术再发展的方向, 

 能源来源摆脱对物质,或者说宏观物质的需要。 

 此外,也是因为反物质能源技术让从物质中释放能源的能源转换效率己经来到了百分之百。 

 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能源技术再想要往下发展,必然需要绕开单纯的物质转换能源了。 

 这一点,在基础理论突破之后,也没有发生什么转变。 

 只是基础理论突破之后,绕开单纯物质转换能源途径,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理论方向。 

 此刻, 

 也同样在秦裕的参与下,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除了研究推进技术的研究员外,其他剩下的研究员们,基本就都汇聚在这个更先进能源技术研究上了。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相关研究团队推进着的更先进能源技术研究, 

 主要在几个方向上, 

 一种是从空间中普遍存在,而人类文明在基础理论突破之后,有了比较完整认知,能够和其他西大基本力

,量子领域,在一个更大框架下联系起来的暗能量下手。 

 第二种是,从高维空间下手,第三种是首接从空间本身下手,从空间的变动中,窃取能量。 

 这几个方向,在秦-烛光大一统理论下,都有实现的可能性, 

 所以也谈不上谁对谁错,负熵研究院内,相关研究团队也同时推进着这几个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