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创造一个智慧种族

 “我们怀疑,单个褐甲虫族群整体构成了一个群体意识,而每一任母虫在从备选母虫蜕变为母虫时,诞生的智慧,只是这种群体意识存在产生的表象。/幻!想,姬′ *芜!错\内¨容′” 

 “此外,我们发现,在单个褐甲虫族群中,往往存在一些思维器官较为发达的褐甲虫,但它们也不存在单独的意识……或者说,它们的自我意识似乎和母虫的自我意识在表象和特征上高度趋同……这也是我们怀疑单个褐甲虫族群整体构成了一个群体意识的原因。” 

 “单个褐甲虫族群整体,像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的个体充当‘肢体’的作用,有的个体充当大脑的作用……像是所有思维器官较发达的褐甲虫共同构成了单个褐甲虫族群的大脑……暂时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 

 这也是,此刻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在这个褐甲虫身上,最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如果以一个母虫为核心形成的单个褐甲虫族群的确是存在一个群体意识, 

 那探究这个群体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对于人类文明在自我意识领域的研究就很有价值。 

 如果,这个群体意识,是依靠多个褐甲虫身上的思维器官,或者说‘硬件’维持思维, 

 那这个群体意识,是如何调动这些思维器官进行思维活动的, 

 这个问题中可能就潜藏着,人类文明对自我意识进行相关研究时,想要追寻的很多答案。 

 如果这个褐甲虫中群体意识能够调动不同的思维器官, 

 那人类文明是否也能够利用同样的方式,给支撑人类自我意识,思维运转的思维器官添硬件? 

 所以此刻, 

 面对这遇到的特殊的,褐甲虫, 

 以及其身上存在的许多难题, 

 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社哲所等相关研究团队,是有些亢奋的。 

 人类文明想要实现对自我意识等领域的研究突破, 

 除了需要漫长时间里,大量基础数据样本的积累, 

 也需要对于一些特殊样本的观测,这本身也是文明计划进行的原因, 

 而宇宙中,总是充满着奇迹。 

 …… 

 人联纪元26万8860年。 

 人联,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负责人,各研究团队负责人聚集在一起。 

 再对海褐星,褐甲虫的存在,做出了一个决定。 

 也是此前相关研究团队讨论的,是否对褐甲虫做些什么的结果。 

 人联决定,将褐甲虫改造智慧种族,将褐甲虫族群变成一个真正的文明。 

 对于人类文明一个西级文明来说, 

 凭空创造出一个智能生命很难,因为那需要洞悉自我意识的本质, 

 但,在原本的生命,生态系统中,改造诱化出一个智慧种族,就并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了。 

 要不然,观察者文明和讷阿克文明联盟也不会打起来了。~s,h!u·b`x!s`.?c.o-m? 

 人类文明现在要对褐甲虫做得事情,和观察者文明到处创造不同智慧种族,培育不同文明其实差不多, 

 只不过,人类文明即便是将褐甲虫改造成了智慧种族, 

 也不会将褐甲虫文明到某一刻强行变成附属文明, 

 人类文明对于操控另一个文明没有什么兴趣。 

 而人类文明,人联此刻之所以选择这么做, 

 原因其实挺简单。 

 一方面,有趣。 

 人类文明己经在本星系群范围内,来回穿行十几万年时间, 

 见识了宇宙中大量不同文明,不同智慧种族。 

 但还真没有见过人类文明曾经设想过的那种虫族文明的存在。 

 而单个褐甲虫族群,以母虫为核心,基本己经是一个虫族文明的雏形。 

 同时, 

 整个海褐星上,还不止一个褐甲虫族群。 

 以一个母虫划分一个族群的话,海褐星上此刻还有数十万只母虫。 

 单个褐甲虫族群,小则有上万只褐甲虫,多得也有超过十万只褐甲虫。 

 如果单个褐甲虫族群形成了一个群体意识, 

 那这一个个褐甲虫族群之间,又会产生怎么样一个社会形态, 

 以虫族文明打底的群体文明? 

 看到这种特殊的生命种族,人类文明实在是也有些‘技痒’。 

 以目前人类文明观测到的情况来看, 

 褐甲虫己经席卷整个海褐星的陆地,取得在生态系统中的绝对竞争优势。 

 在演化进程中,距离真正蜕变成一个文明,似乎己经只差最后临门一脚。 

 但这最后临门一脚,如果没有其他干涉的话, 

 褐甲虫可能再需要数十万年,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永远跨不过去。 

 整个海褐星上,在人类文明此刻到达时,己经有上百亿只褐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