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晕倒(第2页)

 何裕柱先拿出那本《药理真解》。 

 虽然那个猫巷的男人没有给予指导,但在买了这两本书后,那人提醒过一句。 

 所谓药膳,就是根据药材特性,搭配辅食,熬制成补品。 

 这意味着每位学习药膳的人都要从药理开始学起。 

 药膳大师皆通药理,何裕柱需先学药理真解。 

 拿出此书略览,书中记载上千种药材特性,牢记贯通可成医道宗师。 

 即便宫廷流出的药膳大师,佼佼者也只能掌握五六百种特性。 

 因为同一种药材,剂量与配搭不同,便会产生多种变化,能称掌握,必有丰富经验。 

 何裕柱手握药理真解仔细翻阅,常人初见难免费解,但对他而言只需循序渐进阅读。 

 尽管内容晦涩,却无需深究。 

 很快系统提示音响起: 

 【药理真解熟练度+1】……多次提示后, 

 【药理真解熟练度已满,掌握技能:药理】 

 【药理:1级(0/500)】 

 领悟技能后,何裕柱放下书本,眼中闪过兴奋之色。/我_的¨书`城\ ·已/发+布`最!新~章^节~ 

 长久追寻药膳之道,终于有所突破。 

 此时,何裕柱的药理知识已能与医馆资深学徒媲美。 

 即便不去提及,他若去小医馆做配药师傅,每月收入也可达十几二十万。 

 但显然,他的学习并非为此目的。"以我现在的药理水平,制作师傅所需的药膳还差得远。” 

 然而,迈出第一步后,后续便会顺利许多。 

 有了系统的帮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药理药膳,在他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 

 正当何裕柱打算继续翻阅时,院外传来喧哗声。"药锅呢?谁把药锅拿走了?” 

 “问我?我们也在找药锅!” 

 原来是贾张氏和刘海忠夫妻相遇。 

 两家今日都有病人:刘光齐因伤口感染发烧,而贾东旭在考核大会上突然晕倒。 

 刚到院子,两家就开始寻找药锅。 

 当时,药锅通常为共用,院内住户轮替使用。 

 用完后,留在使用人家中,下次需要用时,由病人一方自行取回,不可让人送来。 

 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剧中,刘家儿子曾为药锅与许大茂起冲突,体现了年轻人对规则的无知。 

 像这般两家同时需要药锅的情况实属罕见。 

 贾张氏夫妻站在中院左右张望,既焦急又带着戒备。"我说贾张氏,你是不是故意的?我们找药锅,你也来找?” 

 二大妈颇感不满。 

 光齐还在床上等着喝药呢。 

 这贾张氏究竟想怎样?难道药锅拿到后要先给她用? 

 绝不可能,她心疼自己的儿子。"什么意思?你们两个什么意思?啊,这药锅归你们家?今天东旭在钢铁厂晕倒了,这么多人看着呢!” 

 听到二大妈话里带刺,贾张氏也不悦了。"依我说,你们别争了,先找到药锅要紧。” 

 旁边的邻居劝道。 

 两家的孩子都在家里躺着,还有什么好吵的呢? 

 听到这话,贾张氏和刘海忠都沉默下来,显然明白这个道理。"怎么还没人行动?是谁拿了药锅?自己站出来吧。” 

 正说着,何家的大门开了。"药锅在我们家。” 

 小雨水蹦出来对门外的贾张氏等人说道。 

 听到这句话,贾张氏、刘海忠和二大妈都愣住了。 

 他们看向何雨水,又看了看何家。"是柱子家吗?” 

 “我想起来了,上次是何大清用了这个药锅。” 

 人群中有人突然想起。 

 意识到情况的贾张氏立刻朝何家走去。 

 刘海忠见状,急忙推了推二大妈。 

 还等什么,一会儿让贾张氏拿走了,光齐什么时候能喝上药? 

 二大妈反应很快,紧跟在贾张氏身后。"喂喂喂,别挡我的路,贾张氏你什么意思?” 

 然而,尽管贾张氏看起来年轻了许多,但她那宽厚的体型已经显而易见。 

 她在前面一转身,二大妈就被挡住了。 

 听到二大妈的话,贾张氏撇了撇嘴,“先来后到,懂不懂?” 

 说完,

她径直走进了何家。 

 一进屋,贾张氏就看见柱子坐在八仙桌旁,正在看着她。 

 贾张氏惦记着贾东旭的病情,没心思多想:“柱子,你爸把药锅放在哪里了?” 

 何裕柱了解药锅的规矩,于是指向门边的角落。"在那里。” 

 贾张氏看到那个黑色的药锅后,迅速几步跑到跟前,拿起药锅。"哎呀,贾张氏,你不能这样啊。” 

 二大妈这时才赶到,看着贾张氏手中的药锅,急忙说道。"凭什么你先用?我们家光齐还在床上躺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