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中断供货(第2页)

 何裕柱拍她肩膀,发现她比上次高了些,气色也好,显然在李家得到精心照料。"李叔做的菜不比你差。” 

 雨水笑着附和。 

 何雨水乖巧懂事,李家对她宠爱有加,好东西都留给她。 

 日子过得比在家时舒坦得多,毕竟何裕柱从不当着雨水的面送零食。 

 听出丫头常偷嘴,他轻轻捏了捏她圆润的脸蛋。 

 肖秋珍在一旁笑个不停。 

 过去,尽管衣食无忧,但因无子女且与家人关系破裂,生活乏味至极。 

 自从李保国收了柱子为徒,又接来了雨水,家庭氛围焕然一新。 

 如今多了个女儿,生活充实不少。 

 因此,夫妻俩有了好吃的,总会优先给雨水。′鸿~特?小_说+网? \追/最,新!章^节? 

 院里稍作停留,厨房传来消息,李保国已备好饭菜。 

 何裕柱帮忙摆放碗筷,随后端出菜肴:刚蒸好的白米饭、炖公鸡、麻婆豆腐,再加上临时添的两道菜。 

 看着满桌佳肴,何裕柱暗自赞叹。 

 难怪雨水养得如此健康,这般伙食谁吃了能不好? 

 在那个以窝窝头、玉米糊为主食的年代,这样的餐食足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流连忘返。 

 何裕柱明白,以师父师娘的条件,不必如此讲究,但为了雨水正值成长期,他们特意改善伙食。 

 这些情谊虽未明说,却铭记于心。 

 用餐时,大家边吃边聊。 

 何裕柱提及自己的外出经历,意在提醒师父师娘近期减少外出,以防匪患。 

 听完柱子的话,肖秋珍神色微变,显出几分忧虑。"是的,师娘。 

 这是军管会一位大哥跟我说的,您和师傅最近最好待在城里。 

 我们院子里有个人,昨天跟着师傅下乡放电影时遇到**的情况。” 

 何裕柱回答道。 

 何裕柱点头。 

 这类信息本不该对外人说,但师傅师娘都是自家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要是因为他没及时告知而让师傅师娘遭遇什么意外,他会后悔终生。 

 柱子肯定的回答让肖秋珍神情更严肃了些,她不自觉地看向李保国。 

 两人互相对视,似乎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何裕柱察觉到他们的脸色变化,以为只是外面局势紧张引起的正常反应。 

 然而,在之后的用餐中,师傅和师娘心神不定的表现引起了何裕柱的注意。 

 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不过何裕柱表现得很镇定,直到午饭后,他让雨水回房间休息,自己则找到师傅师娘。"师傅,师娘,关于**的事,你们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何裕柱问道。 

 听到这话,肖秋珍和李保国都是一愣,最终还是李保国看了一眼肖秋珍,点点头:“这不是什么不能谈的事。” 

 肖秋珍叹口气说:“柱子,你应该知道我家的情况。 

 爸妈在东直门那边开了一家粮油店。” 

 何裕柱点头表示理解。"这些年因保国的事,我和家里关系疏远了,心里其实挺在意的。 

 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哥哥。” 

 说到这儿,肖秋珍脸上浮现出一丝怀念。"对娘家,我还是挺挂念的。” 

 前几天家里传来消息,说粮油货源出了问题。 

 虽然家里经营粮油店,但规模小,无法跟大资本家相比,只是比普通人家稍好些。 

 货源一出问题,进货渠道受影响,自然也波及了生意。 

 起初靠多年积累的人脉,父母还能勉强维持一阵子。 

 起初以为只是寻常的波折,没想到迟迟未见好转,粮油货源的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由于缺乏稳定的粮油资源,原本的人脉和渠道也都中断了供货。 

 这下,他们家的粮油店陷入了困境。 

 再找不到新的货源,连基本的运营都将难以为继。 

 情急之下,她爸妈托人去找肖秋珍帮忙,想着李保国在鸿宾楼工作,或许能找出解决办法。 

 肖秋珍得知此事后,立刻与李保国商议。 

 尽管娘家因李保国的事闹得很不愉快,但她明白,父母和兄长那边其实并非完全反对。 

 只是家族中七大姑八大姨众多,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导致矛盾加深。 

 若当初李保国能顺利升任国宴大厨,一切或许不会如此。 

 但晋升失败后,遗留的问题让部分人的利益受损。 

 在亲友的推波助澜下,双方彻底断了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