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胆子太大(第3页)

 

 那个人应该和师傅认识。
 

 此时,杨佩元坐直身体,一股清淅的气血波动从他体内升起。
 

 比起刚才那种虚弱感,现在强了不少,接近师傅出门前的状态。
 

 感觉到这些变化,何裕柱心中有了些领悟。
 

 之前的状态,应该是师傅故意为之的。
 

 至于目的,他猜测是为了锻炼身体?
 

 这时,何裕柱心中一动,回头看向门口。
 

 与此同时,院子中的男子也进了屋。”杨老,您的徒弟果然厉害,我差点被他打败。”
 

 王行的手臂依然肿胀,可见刚才何裕柱出手有多重,他晃了晃手臂给杨老看。
 

 杨佩元眼神一变,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柱子,这是王行,嗯从小就跟着我的,你可以叫他王叔。”
 

 杨佩元指着王行说道。
 

 王行今年三十四岁,从小习武,一直陪伴在杨佩元身边。
 

 但他与杨佩元并非师徒关系,而是家奴出身,是杨家仆人这一辈的人。
 

 过去,大户人家养个丫鬟或仆人很常见。
 

 新时代到来后,这些旧习俗逐渐被改革,但像王行这样的人,上几代可能都为王家做事,不是轻易就能摆脱的。
 

 加之杨佩元心地善良,发现王行在武术方面很有天赋,所以从小也带他一起练武。
 

 只是王行天生神力,与太极元功拳不太契合。
 

 在杨佩元的帮助下,他修炼了一套大开大合的外家功夫,如今已达到暗劲巅峰。
 

 当初武馆发生叛乱,城内敌特势力活跃,杨佩元唯一能完全信赖的人只有王行。
 

 杨佩元向何裕柱介绍了王行的情况。
 

 直到这时,何裕柱才意识到事情搞错了。
 

 他立刻有些尴尬地搓了搓鼻子,对王行说道:“王叔,抱歉,刚才我的举动并非有意冒犯。”
 

 看着王行肿胀的双臂,何裕柱语气中带着歉意。
 

 王行摇摇头说:“这不能怪你,杨老没告诉你这些情况,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学艺不精。”
 

 他眼神中流露出对刚才交手的些许怀念。
 

 自认为是高手的王行,在面对化劲武者时也从不退缩,但这次却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差点击败,这让他面子上有些下不来。
 

 杨佩元见状笑了笑,“柱子的天赋远超你我,能在他的手中吃亏,不算丢脸。”
 

 王行听杨佩元说起何裕柱的国术天赋,没有任何怀疑。

>

 文人难分高下,武者却无第二。
 

 武道的高低,一试便知。
 

 杨佩元收的徒弟天赋异禀,甚至令人难以置信。
 

 虽然王行当时是仓促应战,但他还是被何裕柱拳中的力量震撼到了。
 

 杨佩元经常提到他收的这个天赋非凡的徒弟。
 

 王行从小跟随杨佩元,尤其在他父母去世后,杨佩元对他如同亲生父亲般照顾。
 

 在他看来,杨佩元的武道天赋堪称天才。
 

 王行虽然在外门功夫上颇有天赋,但与杨老相比,深知自己还有差距。
 

 杨老提及的柱子,比他天赋更强,是否存在?
 

 短暂交手后,王行心中的疑虑已完全消散。
 

 单说他自己与柱子同龄时,恐怕连进入明镜都困难,而对方一招便让他双臂肿痛,让人感慨人外有人。”您过誉了,若非师傅引路,我也不会有今日成就。”
 

 何裕柱并未流露半分骄傲之态。
 

 王行点头认可,他虽外表粗犷,习练外门功夫,内心却十分细腻。
 

 杨佩元在当前局势下选择他帮忙,足以证明这一点。
 

 柱子天赋确实出众,刚才是实话实说,这点王行深有体会。
 

 太元武馆的事让他对人心更为警觉,仅有实力不够,心性更重要,难怪连杨老这样的宗师也对柱子赞赏有加。
 

 柱子展现的实力让王行颇为心动,若非手臂尚且肿痛,他会立刻邀约柱子切磋。
 

 身为外门武者,遇到功夫相当之人自然想试试手。”柱子,过几天来杨老家,我陪你交流武道。”
 

 王行搓着手,似乎有所暗示。
 

 杨佩元了解王行意图,笑着说:“柱子,既然他邀请,你不妨过去切磋,多积累实战经验。”
 

 杨佩元语气轻松,显然并不担忧柱子的安危。
 

 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