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生意兴隆(第2页)

 

 谢学丰身穿黑衣,手捧一碗白粥,悠然站在后院,看见孙女慌张的样子,不禁笑了:“你这孩子,还在怪我?早晨叫你起床你还嫌烦。”
 

 谢颖琪揉着眼睛,想起确实自己当时迷迷糊糊没听见,吐了吐舌头,手脚却麻利地换好衣服简单洗漱。
 

 她用皮筋随意扎了个马尾,又看到爷爷手中的白粥,便问厨房还有没有。
 

 谢学丰点头示意,她跺脚懊恼,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迟到对她这样刚入职的小员工来说实在不好,尤其在这个崇尚劳动的时代。
 

 看着孙女急匆匆赶去上班的身影,谢学丰也觉得心疼,觉得不该让她空着肚子去工作。
 

 谢颖琪动作迅速,谢学丰一把老骨头却追不上年轻人的脚步,只能轻叹一口气,心想晚上得好好跟孙女聊聊。
 

 喝完手中的白粥,谢学丰来到学风药馆的前厅。
 

 时间已近上午八点多,陆续有几位客人上门,但并不算忙碌。¨7~8*x,s\w?.+c,o*m,
 

 他在前厅的柜台整理药材、帐单及药材记录簿,上面详细记录了近期药馆的各项数据。
 

 谢学丰特别留意了几日前孙女值班时,柱子来取的药材。
 

 这事谢颖琪早告诉过他,但因他最近事务繁忙,这才抽空查看。
 

 他对柱子充满好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主职厨艺却精通药理,实在罕见。”丁香、沙参”
 

 前几味药材如常,可看到后面,谢学丰眉头微皱。
 

 “药方又换了?”
 

 谢学丰喃喃自语。
 

 柱子后来抓的药材,更换了好几味,这让他颇感意外。
 

 或许柱子又配了新的药方?他曾与柱子多次交谈,知道这些方子都是柱子自行调配的,且与市面常见配方有所不同,似乎是在某种特定用途下组合使用的。
 

 通常情况下,柱子购买的药材即便混在一起,也无法形成完整药方。
 

 想到柱子曾提及的药膳相关内容,谢学丰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看来得找个机会带柱子出去走走,我这老家伙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
 

 谢学丰脑海中浮现出柱子河边钓鱼的画面,不禁感慨一番。
 

 正午,钢铁厂。
 

 忙完上午的工作,易忠嗨领着贾东旭走出车间,前往工厂食堂。”易师傅。”
 

 “易师傅带着徒弟来用餐了。”
 

 “易师傅好。”
 

 看到易忠嗨走近,身穿工装的工人们纷纷打招呼。
 

 像易忠嗨这样的资深技工,在钢铁厂里相当有名气。
 

 打完饭菜后,易忠嗨选了个座位坐下。
 

 边吃边说:“东旭,下午你就自己待在车间,我得出去一趟。”
 

 “师傅出门有事吗?我能帮忙吗?”
 

 贾东旭好奇地问。
 

 易忠嗨摆摆手,“我处理个人问题,你就专心工作就行。”
 

 上午,

易忠嗨已下定决心,这门亲事得尽快解决,否则会影响贾东旭的工作状态。
 

 秦家开出的条件如此强硬,其他办法都行不通,只能从工作着手。
 

 听罢师傅的话,贾东旭脸上露出笑容。”师傅,您费心了,有事告诉我,我绝不会让您白帮我。”
 

 贾东旭心里其实有些愧疚。
 

 如果不是真的喜欢秦淮茹,他绝不会麻烦师傅。
 

 可他别无选择,只有硬着头皮求助于师傅。
 

 对此,易忠嗨当然不会在意。
 

 既决定做善事,就要做到底。
 

 否则别人会记着这份情吗?
 

 吃完午饭,易忠嗨立即向厂长打了招呼,便出发去办事了。
 

 临近傍晚,鸿宾楼。
 

 原本快下班的时候,后厨却开始忙碌起来。”何师傅,今天您真是累坏了。”
 

 旁边有个帮忙的小学徒,看着灶台前不停翻炒颠锅的何裕柱说道。
 

 随着何裕柱这位年轻大厨的名声传开,慕名而来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随着何裕柱工作量的增加,他的日常任务量几乎是翻倍增长。
 

 通常,一位普通的主灶师傅一天大概需要烹饪60道菜,而如今何裕柱每天至少要准备100道,有时甚至达到120道。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以承受,但何裕柱却乐此不疲。
 

 他认为忙碌意味着杨老板的生意兴隆,自己的技能提升也会更快。
 

 其他学徒注意到,无论工作多繁重,何裕柱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毫无怨言地坚守在灶台旁。
 

 这种敬业精神让整个后厨对他充满敬意。
 

 就在何裕柱刚刚完成一道菜品装盘时,传菜员前来取走,紧接着杨老板也来到了后院。”柱子!”
 

 杨老板远远招呼道。
 

 何裕柱回应后,发现暂时没有新的任务,便走向后院。”杨老板,您找我?”
 

 “柱子,最近在厨房适应得如何?”
 

 何裕柱略显惊讶,随即回答:“还可以,大家都很关心我,学到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