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头皮发麻的老薛(第3页)

 “是啊,说说骈文的名字?” 

 那人看着这些评论,很平淡回复了一句,“呵呵,名字叫《滕王阁序》。你们看看就知道吴老师到底有没有能力写到六十分的作文了。” 

 “《滕王阁序》?名字看着倒是有几分韵味,不知道内容有没有了。” 

 “好,等着我回来打你脸!” 

 “啥破玩意。” 

 很快。 

 在评论区中,一群人这哗啦啦的在搜索框中,搜索起了《滕王阁序》这个名字。 

 跳出来的有下午吴庸在被媒体围堵了将近半个小时的完整视频。 

 也有《滕王阁序》的文字版。 

 许多人诧异。 

 “还真有啊?” 

 “嚯,我倒要看看吴庸能写出什么样的骈文来。” 

 “呵呵,估摸也不是啥好东西。骈文,没有生活阅历,没有古人那种意境,能写出什么玩意儿来?” 

 大家一阵嘲讽。 

 但手也不停,都进去看了起来。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当众人以轻佻的眼神,看到了第一行文字时。 

 瞳孔微微收缩了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这说的是古代的豫章郡城,大唐时期洪州的都府。也是如今华国的西江省省会,昌南。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这说的是,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面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两座华国五大名山。 

 “襟来自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 

 前面短短西十五个文字。 

 便将如今的西江地理位置,描述的淋漓尽致。 

 所有人看着这篇骈文开篇。 

 那种轻视,嗤笑,讽刺的神态,霎时间消失了。 

 当看到后面那通篇下来的描述后,不管是懂或不懂,全部倒吸了一口凉气。 

 以古之名。 

 写今之骈文。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结合古人名字,遭遇,博古通今。 

 每个人看下来。 

 内心只有震撼。 

 是的,只有震撼能形容这篇骈文。 

 这比之现如今那些流传在书本上的《白马篇》《哀江南赋》《吊古战场文》等等。 

 还要来的震撼。 

 “我靠靠靠靠啊!” 

 “这,这真是吴庸写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怎样的金句啊,惊艳,太他吗惊艳了。” 

 “有毒,太有毒了,这篇骈文,看得我热血沸腾。” 

 “这尼玛,到底怎样的才华?” 

 “疯了,疯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俊采星驰……萍水相逢……老当益壮,青云之志……天高地迥……钟鸣鼎食……这,每个词拎出来,都妥妥成语级别的啊。” 

 “全文字字珠玑,全篇对偶,情景相映,涉及三十七个典故……这对历史是有多么了解,才能结合天文地理,历史典故,写出这种骈文写出了这篇骈文啊。” 

 “看完视频……我沉默了很久!我没看听错的话,哪位京交刘教授说的,这篇骈文,至少在好几年前,就出现了……也就意味着,吴老师是二十岁左右,就写出了这种骈文……疯了!真他吗的疯狂!你告诉我,能写出这篇《滕王阁序》的人,作文写不到55分?啊?” 

 “好一个‘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啊。” 

 “服了,服了!”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这篇骈文,通篇都是金句……”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字字珠玑,全篇对偶……我靠!” 

 “我己经能想象到,这篇骈文,在将来的某天,必然上教材!” 

 “啊啊啊,这绝对是教材级别的骈文啊。” 

 “妈耶!头皮发麻。” 

 “经世之才,吴老师牛批。”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绝对是超级天才啊。” 

 “这,他吗是人吗?!!” 

 在这篇骈文下方。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例外,全是一片震撼。 

 每个人从头到尾这篇骈文。 

 只有震撼。 

 震撼的难以复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