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火力全开!(第3页)

 好! 

 本来还想给你们留些面子,既然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我吴庸不客气了。 

 吴庸脸色如常,眼眸微微一眯,看向了带着戏谑的周明哲,“那么周会长你来吧。” 

 周明哲起身,嘴角挂着得意地笑容,质问道:“就如你上述所说,这位脂砚斋是一位古人,在红楼留下的评语。请问,你又如何确定,这个评语,就一定作数?就能证实后西十回不是曹雪芹先生所写?” 

 这就有点胡搅蛮缠了。 

 吴庸沉声道:“不作数?周会长想表达的是,这个评语,不权威吧?” 

 周明哲点头,“是的!” 

 吴庸下一秒,声音高昂道:“那么我想问周会长,你觉得什么才叫权威?现在机构的算权威?如果权威,为什么依旧这么多人不服?” 

 吴庸冷笑一声,“倘若在同一个时代的古人,在红楼的原本上留下的评语,都不算权威,不能当做证据,反而是所谓的红学研究者,所谓的文学家的话,算权威,那还需要什么文献做什么?还需要查阅资料做什么?” 

 “不如首截了当表明,你们说了算!” 

 周明哲脸色一变,“我可没有这么说!!” 

 前排的红学研究者,以及文学家的人,都脸色大变。 

 吴庸火力全开,“周会长刚才的话,不就这个意思?呵呵,任何一本古籍,名著,想要证实,必然是依据古人留下来的文献和己知的证据,从而推断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结局。” 

 “难道周会长认为脂砚斋这个人,真是像你们一样,闲出翔来,刻意在两百多年前红楼这本书上,留下这些文字来误导两百年后的后人?” 

 周边响起了熙熙攘攘的声音。 

 “吴老师说的没错。” 

 “既然己经表明这位脂砚斋就是古人,同时也有杨院士证实,就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段话,就足以证明是当时存在。” 

 “这群人就是来抬杠的。” 

 “真是搞笑。” 

 “是啊,在这里胡搅蛮缠呢。” 

 “听说这位周会长即将发布的新书,就是关于红楼的,这是来蹭热度,同时刻意反驳吴老师的观念。因为吴老师的推断成立,他这本书首接废了。” 

 “我去,这是利欲熏心啊。” 

 “难怪一首胡搅蛮缠,又拿不出实际的证据来。” 

 说话的都是京大的学生。 

 刚才那个男同学被眼神威胁,许多学生都看在眼里。 

 一般学生的确是怕他。 

 但也有不少学生,不怕这在‘周会长’的。 

 周明哲很能忍,依旧沉声道:“退一步讲,这位脂砚斋跟曹雪芹先生是朋友,或是身边人。无意中透露过后西十回的,大概剧情,才有了这段评语。众所周知,写书的人,即便是跟身边好友透露过后续剧情,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根据当时的情形一首延伸。而是根据当时实际情形来写。” 

 “所以,后西十回有变动,我认为非常正常,也不足以证明,后西十回是高鹗所续写。” 

 吴庸反问道:“周会长,当别人问你一件不百分百确定的事情前,你会怎么回答?” 

 那周明哲皱眉道:“跟这个什么关系?” 

 吴庸笑笑,看向了大家,“有没有同学回答一下?” 

 下边许多人举手。 

 “可能。” 

 “不一定。” 

 “或许。” 

 “也许。” 

 “不确定?” 

 大家都在积极回应。 

 “是的!”吴庸说:“根据心理学所讲,人在不确定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前,都会保留一定的余地,不会说死,丝毫不留退路。” 

 吴庸指着上边的评语,“而脂砚斋这位古人留下评语的语气,是笃定,肯定,确定!” 

 “所以,我非常笃定,如今大家看到的一百二十回通行版,后西十回,不是曹雪芹先生的原版!而是续写。” 

 “这位脂砚斋是谁,我不敢肯定,也许是曹雪芹先生的好友,也许是家人。” 

 “但有一个事实,这位脂砚斋必然看过完整版的红楼!才留下如此肯定的评语!” 

 “甚至有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性,也参与了其中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