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汉圣祖,三兴大汉牛肉板面0
第2章 审配:讨董必败!.(第3页)
在所有的世家中,唯有弘农杨氏才能与其相提并论。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午时,众人请袁绍登台,台上有三牲、香烛
以祭天。
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走上高台,焚香拜祭天地,拿出檄文诵读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纠合义兵,并赴国难...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袁绍一番诵读辞气慷慨,众诸侯中不乏心怀汉室之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读毕,众诸侯歃血为盟,诵读盟誓。
仪式完成,袁绍升帐而坐,众诸侯在他左右两行按照官职和爵位分列坐定。
袁绍开口道:“我联军有兵士五十万,董卓麾下可战之兵最多二十万,五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只是如何进兵,还需商定。”
刘岱道:“我等可分五路进兵,一路以主力猛攻汜水关,一路出疑兵佯攻轩辕关,一路绕黄河袭其后孟津关,一路抄后路袭击攻打函谷关,最后一路奔袭荥阳切断董卓退路。”
“哈哈,公山之计,倒是与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曹操笑着赞同道:“我联军兵多将广,就要发挥这个优势,只要调配得当,董卓就是瓮中之鳖。”
“何必如此麻烦?”袁术忽然开口道:“如今优势在我,我等何不以堂堂正正之势,攻破汜水关,于虎牢关和董贼决战,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闻言,刘岱眉头微皱。
平心而论,这一计策不差,凭借人数以势压人,再加上主动权在联军手上,董卓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但他忽略了其他人的私心。
谁都不愿损兵折将,谁都愿意在后方躺赢,如果操作不好,整个联军都会分崩离析。
袁绍思考良久,最后终于下定决心,拔出腰间宝剑,大喝道:
“孤己决定,用公路之策,以孙文台为先锋,明日辰时起大军兵发汜水关。”
“大军克日启程,兵发洛阳,救出天子,匡扶社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