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灌钢法,宿铁刀(第2页)

 郭淮,太原郭氏嫡子,官至曹魏大将军,为曹魏镇守关中,戎马一生,抗击过刘备,抵御过诸葛亮,三国后期更是败姜维、破廖化、擒句安,战功赫赫。 

 就连三国志作者陈寿都说他方策精详,垂问秦、雍。_l!o*v!e*y!u?e¨d?u.._n!e.t¨ 

 魏帝也表征其功道“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 

 得到如此人才,刘岱自是大喜。 

 而最让刘岱惊喜的,是裴琚。 

 此人为大儒郑玄关门弟子,精通数算。 

 精通数算,仅这西个字便足够让刘岱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作为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人比刘岱更清楚数算的重要性了。 

 科学改变世界,而数学改变科学。 

 于是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刘岱亲自下达了对裴琚的任命。 

 司隶总提学官,负责整个关中的教务事宜。 

 卫将军府兵曹掾,负责兵器和铠甲的维护。 

 科学院祭酒,负责农具改进和兵器研发。 

 只是,当裴琚问到科学院的官署所在何处时,刘岱只能尴尬的打着哈哈。 

 他承认这只是一处临时构想的场所,会尽快让审配去落实。 

 于是当天晚上,他便特批了三百万钱给裴琚,这些钱几乎是司隶校尉府库里的一半了,并将科学院选址在原本的上林苑。 

 同时他以司隶校尉的名义下令,召集整个关中的能工巧匠,进入科学院任职,跟随裴琚一起,改进生产工具。 

 刘岱给科学院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改进炼钢法,并大力开发煤炭冶炼。 

 在这汉末时期,冶铁炼刀大都采用炒钢法和百炼钢。 

 所谓的百炼钢,就是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首到斤两不减即成。 

 明

代宋应星于《天工开物》中有言:“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 

 三国时期曹操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宝刀三把,其中有一把就命名为"百炼",刘备令蒲元造宝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炼"。 

 这样制作的刀、剑虽然性能优异锋利无比,但也存在不少缺陷,整把刀全部用百炼钢制成,因此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