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十万大军军心于一身(第3页)

 但关中的这些世家,因为这些年的动乱,大多数都在坞堡中自给自足,更像是中原和河北地区的豪强。 

 看来,这件事必须要从长计议才行。 

 但那些门阀世家,却必须要见上一见了。 

 ............. 

 第二日,他召集了治下的几大门阀世家家主,于司隶校尉府接见。 

 关中郡姓,以韦裴柳薛杨杜六族为代表,后汉书记载,“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 

 京兆韦氏,关中郡姓之首,自西汉时便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谚语,其先祖韦贤与霍光等共同尊立汉宣帝继位,官至丞相,封扶阳侯。 

 河东裴氏,正是裴茂所在世家,安帝、顺帝时族人裴晔官至尚书令。 

 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河东柳氏,现名声不显,于关中六姓中居于末流,但衣冠南渡后势力飞速膨胀,柳元景、柳世隆皆官至三公九卿。 

 河东薛氏,常与河东裴氏、河东柳氏并称“河东三著姓”。上代家主薛永在桓帝年间官至太尉。 

 弘农杨氏,当世数一数二的世家,西世三公,足以和汝南袁氏一争高下,可惜在关中的只是旁支。 

 京兆杜氏,传自西汉御史大夫杜周,光武帝时杜笃为车骑将军战死沙场。 

 听起来很唬人。 

 不过刘岱知道,这六大郡姓虽然在关中执牛耳,但在整个大汉只是三流,除了弘农杨氏外,其他五个影响力不过一郡之地。 

 虽如此,但不得不承认,刘岱治下九成九的有才之人,都是他们族中子弟。 

 寒门要用,豪门也要用,百姓要用,世家也要用。 

 想要治理好关中,必须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