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逃税者死,抗税者族诛!!(第2页)
废除田制,意味着土地可以自由流通,享国最长的王朝宋是如此,元、明、清三个大一统王朝亦是如此。
《袁氏世范》有言,“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刘岱立此制,一方面是为了加速荒地开垦,另一方面就是提高民间的活力。?微~趣~暁.说- +追′醉*欣`蟑?节?
他不喜欢小农经济,生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死气沉沉。
华夏历史五千年,农业一首都是重中之重,而农业技术发展最快,农耕水平提升最高、人口增加率最多的的朝代,就是率先不立田制的宋朝。
宋徽宗宣和六年,人口达到了惊人的1.26亿。
其中固然有引入占城稻的原因,但农业技术发展也不容忽视。
听到刘岱的话语,在场众人皆是大喜过望,纷纷道:“将军高义!”
“第二条......”
没有理会几人话语,刘岱继续道。“方今税赋繁杂,许多官吏巧立名目,百姓深受其害,孤决定废除租庸调制,改设一条鞭法。”
租庸调制,基础是均田制,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赋税并服徭役。
河东裴氏家主裴采道:“卫将军,何为一条鞭法?”
刘岱道:“一条鞭法,最首接来讲就是摊丁入亩,合并赋役,将田赋与徭役合并征收,并摊入田亩。”
因为时代问题,他只采用了一条鞭法里的部分内容。
比如将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在如今根本不现实,便没有采用。
刘岱打算施行的税法,其核心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按土地、资产来收税。
其税法,是唐代两税法、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的结合。
“第三条,在孤麾下,不论世家门阀、豪强乡绅还是平民百姓,都一视同仁,均需承担徭役、赋税。”
紧接着,刘岱起身,猛然抽出腰间佩剑,一剑斩断身前桌案,凛冽的剑光让在场众人心中一凛,头皮发麻。
“逃税者死,抗税者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