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最后的决战,到来!!(第2页)
接到董卓的命令,西凉兵卒继续昨晚的工作,在函谷关城下堆积土山,为接下来攻城做准备。
与此同时,魏延当即命令放箭,城头上的关西兵卒投射箭矢,箭如雨下,霎时间,西凉兵士伤亡惨重。
终于土山堆积到了和函谷关城头平齐,魏延又命令关西士兵拿出泥土,填充栅栏的间隙,这样西凉兵卒只能爬上原本的城头,被关西兵卒居高临下,轻而易举的消灭。^x^i!n·2+b_o!o,k\.*c*o/m_
这场攻防战一首持续到深夜,董卓一首轮番调换兵马进攻函谷关,而魏延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把城楼垫高,使得西凉兵无法攻入函谷关内。
城头之下,再度堆积了近千具西凉兵的尸体。
魏延就这么在城头的尸体堆里睡了一夜,到了次日清早。
薛彻翻着尸体找到了魏延,把他摇醒后说道:“虽然打退了西凉军的攻击,但我军也损失不小,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要向主公求援吗?”
“暂时不必......”
魏延起身道:“董卓此次二十万大军倾国而来,团团包围我等,不只是为了一座函谷关,更大的目的怕是为了围点打援,意图以逸待劳,一举歼灭我关西军主力。”
“主公率三万精锐于河东清扫白波军,我等必须争取足够的时间,就算不能在此阻击西凉军,也要让其锐气受挫。”
...........
潼关。
守将王凌听着斥候汇报他探查到的函谷关情形,忍不住面色凝重。
身为历史上曹魏的车骑将军、太尉、总管江淮军政,他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他自然也看的出来董卓的真正目的正是围点打援。
作为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门户,王凌知晓自己重责在身,不敢有丝毫的差池。
按照他的预测,函谷关大概可以阻挡西凉军两三个月,接下来董卓便会携大胜之威进犯潼关。
所以这些日子,王凌一首都在训练士卒、增持军备、扩建关隘。
“将军,在下不解,我等暂且不说,蓝田尚有三万可战之兵,主公为何不派去支援函谷关?”副将柳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