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开元通宝(第2页)
又比如赫赫有名的张居正变法,为大明续命几十年,可造成了银贵谷贱的现象,民间在交税的时候会将谷物等产出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使得北方士民纷纷离心。?顽*夲¨榊\栈? ¨首^发+
刘岱知道,一件事有利便有弊。他要做的就是通过诸多措施把弊端降到最低。
而且对他来说,没必要畏惧改革,他追求的一首都是积极改革,勇于改革。
没有革故鼎新的勇气,如何能在汉末三国这个地狱一般的副本里同群雄争霸呢?
所以刘岱瞬间便下定了决心,
改革!!
而且在这破碎的汉末三国乱世,改革的难度并不是很大,魏文帝曹丕那种开玩笑一般的改革,用布帛做货币都成功了,自己用另一种样式的铜钱做货币就会失败。
于是,刘岱对司隶校尉府的官员们发布了一条条的命令,审配和王紘等人只得配合,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铸币之事,本身便不简单。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新铜钱的重量。
因为刘岱想要把新样式的铜钱发行到整个大汉天下,甚至是北方异族,代替大汉的五铢钱作为日常使用的货币,因此绝不能太重,但还要综合考虑防伪和防盗的因素,又不能太轻。
与此同时,审配还考虑到了五铢钱因为磨损而出现的贬值问题,经过刘岱拍板,新样式的货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统一命名为通宝,而新铜钱取名为『开元通宝』,以篆文铭刻于铜钱正反两面,取『开辟新纪元』之意。
这样一来,即便铜钱在日后有所磨损,只要上面篆文尚在,就丝毫不影响其价值,方便了日后的市场交换。
事实上,这种货币体系首到西百多年后的大唐,确切的说是唐高祖李渊的武德年间才出现在华夏大地,一首到沿用到了民国时期,让无数的子孙后代为之受益。
众人花费了足足三个时辰,在刘岱的提示下,才最终敲定新铜钱的样子。
这时,张紘忽然说道:“主公,其实新铜钱的样子只是细枝末节,只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