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超越诸葛武侯的男人,马钧(第2页)
听得此言,刘岱虽然面无表情,但心中己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居然是马钧!!
那个汉末三国第一发明家,马钧!!
对这位的大名,刘岱也早就如雷贯耳了。-兰,兰′闻,血^ -耕_歆¢嶵^快\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他马钧之能,堪称全面,他的一生之中,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大大提高的社会生产力,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甚至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也不多见。
机械大师之名,名副其实。
马钧一生中的发明,包括还原指南车;改进织绫机;发明龙骨水车;制作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叫做“水转百戏图”。
最让刘岱印象深刻的,是他改进诸葛连弩。
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连年征战,诸葛亮北伐,使得雍凉不卸甲,中国不释鞍。那时诸葛亮发明了可以连续发射箭矢的诸葛连弩,每次可发数十箭,威力很大。魏军在战场上拣到,当时己经上了年纪的马钧看到后,说道:“巧则巧矣,未尽善也。”
说完之后,马钧便将连弩进行了改进,果然效果非常好,诸葛连弩的功效足足提高了五倍。
能改进诸葛成为作品,其才如何,由此可见一斑。
当初刘岱做出悬赏,有任何人可做出对军事、民生有重大裨益的发明,可赏钱百万。
马钧是为了这个悬赏才自制龙骨水车的吗?倒是和历史上他在洛阳因为贫困而改进织绫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而是几千年来形成的制度和思想。
现在只要刘岱略微加以奖赏,各种发明便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于是刘岱对审配道:“升马钧为科学院?司业、博士,并从司隶校尉府库中调一千万给予马钧,并为其配备百名助手,命其着手改进织绫机与连弩、投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