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刘岱大婚(第2页)

 杨氏府邸的中庭,杨尚在此恭候己久。 

 按照礼制,杨尚作为臣属应在大门外迎接,但作为岳父又应当坐于中庭之内。 

 于是他选取了一个折中之法,在中庭门外恭候。 

 只见杨尚身着锦袍立于东阶,见刘岱入内,先行揖礼:“杨尚拜见君侯。!兰·兰¨文^穴¢ .已¢发.布?醉~薪+璋¢劫\” 

 刘岱拱手还礼道:“泰山大人不必多礼。” 

 按照《仪礼·士昏礼》规制,虽为诸侯,娶妻时仍需以子婿之礼拜见岳父。 

 礼仪官高喊:“行奠雁礼!!” 

 话语刚落,侍从捧上一对活雁,刘岱亲手将雁献于杨尚面前。这象征着夫妇之道如雁之忠贞,终生不渝。 

 杨尚郑重接过,交给管家于婚礼之后放生。 

 众人进入中庭,一番见礼之后,内室传来环佩叮当之声,杨澄由两位侍女搀扶而出。 

 她身穿青质连裳,深青色嫁衣上用五彩丝线绣着翟鸟纹样,腰间系着大带、革带,再挂上彩绶玉佩。 

 她步履轻盈如踏云端,火红面纱下隐约可见精致的轮廓。 

 刘岱不禁多看了几眼。 

 接下来,杨尚带着刘岱和杨澄进入弘农杨氏的宗庙,祭拜杨氏列祖列宗。 

 即便是后世天朝,婚姻大事也不是男女二人的简单结合,在古代更是如此。 

 更多意义上,这代表着两个宗族的结合,所以拜祭列祖列宗是必然的。 

 在这个时代,奉行的是『事死者如事生』,因此刘岱必须要拜祭弘农杨氏的宗庙,作为新婿,让让杨氏的列祖列宗见上一见。 

 一切流程完成,刘岱终于可以带着新娘返回司隶校尉府。 

 返回司隶校尉府,己经到了午时。 

 这一刻,杨澄己算是刘岱正妻,生是刘岱的人,死是刘岱的鬼。即便是身死之后,碑铭、牌位也不会再有杨澄的名义,而改称刘杨氏。 

 进门之后,就要行"沃盥"之礼。 

 侍女用匜倒水,刘岱和杨澄在青铜盘上净手。清水流过二人指尖,象征着洗去过往,重新开始。 

 刘岱注意到新娘的手指纤细修长,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似是染着淡淡的凤仙花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