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收割天下财富(第2页)

 刘岱仰天大笑,兴奋得双拳紧握。 

 一石三十钱,便是指三十枚开元通宝。 

 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年间的粮食是三钱一斗,和这个价格相差不多。 

 而同样的粮食,若是用董卓的小钱来购买,则一石粮食竟是需要上百万钱!! 

 当然,一石粮食三十钱并不是说现在粮食己经多到和唐太宗贞观时期那样富裕了,只是单纯的通货紧缩而己。/零^点*看?书/ /哽¢薪\醉!全. 

 在废除五铢钱之后,大汉天下仍然在流行的货币,就只有董卓的小钱,以及司隶校尉府的开元通宝了。 

 董卓的小钱粗制滥造,最重要的是用料极少,汉末正常的五铢钱首径在2.5厘米左右,而董卓的小钱首径只有1.2厘米左右,正常的五铢钱重量为3.5-4克,小钱重量不足0.5克,既小且薄,与正常五铢相差8倍。 

 不仅如此,小钱的还质量极差,没有边廓,甚至没有钱文,——所以董卓五铢又叫做“无文五铢”。 

 就是这样货币钱,董卓居然要当正常五铢来使用,这当然是超发货币,是通货膨胀。因此一石粮食需要几百万的小钱。 

 但与此同时,司隶校尉府的开元通宝正常发放,但在关东州郡毕竟流通较浅,各州郡商人、百姓乃至官府都需要使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开元通宝的价值因为其稀缺性而急剧提升,这又是通货紧缩了。 

 在如今的时代,五铢钱和小钱都没有了价值,开元通宝依旧被世人承认,显然不仅仅因为司隶校尉府的货币改革。 

 历史上,曹魏从魏武帝曹操到魏文帝曹丕,又到魏明帝曹睿,实施了多少次货币改革,可依旧是没有丝毫作用,最后只能用布帛作为货币。 

 这是因为在这汉末三国时代,钱货不行的最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崩溃,董卓的小钱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己。 

 就算再怎么改革,货币的价值没办法保证,没有公衡物背书。 

 但因为刘岱的穿越,关西承平,经济稳定,并且开元通宝还有盐铁作为公衡物背书,其价值依旧得以充分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