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还有主动送上门的功劳?

夏思嘉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岭南这地方,也是“十里不同音”的典型地区之一。

 

南省一带,古时被成为“百越”。

 

聚集了不少的族群。

 

有些族群是因为原本的家乡连年战火不断,流连迁徙,最终在南省落地生根。

 

有些是因为家中有人致仕,因为工作调动,而全家南迁。

 

更早之前,还有阖族流放至此的。

 

再加上这里本来就生存着十几个不同的少数民族。

 

每个民族的土着居民们,语言又各不相同。

 

数百年间,交融混合,好不容易才有了较为通用的官话,被当地人称为“白话”。

 

岭南各个地方的人,即便是不会说,多少也是会听一些白话的。

 

而白话中,平舌音多,基本上没什么翘舌音。

 

可普通话源自北方,北方话里多的是翘舌音、儿化音。

 

此外,还有前后鼻音的发音习惯差异。

 

于是,当岭南人说起普通话,就显得格外拗口。

 

像夏思嘉这样在北方语言环境里长大的人,一听就能听出来南北差异。

 

夏思嘉刚到海螺乡的时候,听他们用普通话说“四”和“十”,就完全分不出,每回都要用手指头比比划划,和人家确认到底是“四”还是“十”。

 

也正因如此,她在和这个名叫“友良”的病患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就听出了不对劲。

 

友良自称,自己此前是去南沙城看过病的,他是常年红疹、瘙痒不断,老毛病了。

 

在岭南一带,这种情况被称为“湿气重”。

 

要对应煎煮去除湿气的茶汤,还要少吃辛辣。

 

友良对夏思嘉说:“我平时不吃辣,可还是反反复复有这老毛病,沈思嘉医生,您替我好好看看吧!”

 

友良第一次喊错夏思嘉的名字时,她没觉得有问题,只是纠正了这人的错误也就罢了。

 

但第二次来,友良还是喊她“沈思嘉”,这就让夏思嘉浑身不得劲。

 

夏思嘉趁着友良还在卫生所接受针灸除湿的治疗时,悄悄给沈维星打电话。

 

“沈维星,咱们对待敌特的原则,是不是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夏思嘉压着声音问道。

 

沈维星一听她这说话语气,就知道她肯定是发现什么情况了,连忙肯定地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