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姜规矩(第2页)

 儒衫中年人恍然大悟,而后又皱眉道:“当今的监正吴袁州可是陆地神仙,再加上钦天监的群星大阵,荀仲道没那么容易抢到圣人丹吧。” 

 老夫子瘪嘴道:“要是抢来的,此事早传遍天下,应当是衡顺帝那小子和荀仲道暗中做了交易。” 

 儒衫中年人沉声道:“荀仲道几次刺杀衡顺帝,衡顺帝也愿意和他做交易?” 

 老夫子瞥了他一眼,哼道:“让你小子别天天躲在二层楼读书,脑子都读成榆木脑袋了。^x^i!n·2+b_o!o,k\.*c*o/m_” 

 儒衫中年人苦笑着作揖。 

 老夫子不耐烦的摆手,训斥道:“我最瞧不上你的就是你这一身的臭规矩。” 

 儒衫中年人轻笑道:“规矩,方圆之至也。” 

 老夫子冷笑道:“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规矩在心不在行,心有规矩,便不会越矩。心无规矩,你再多的遵礼重道也不过表面文章。 

 人人称你姜规矩,你还真张口闭口讲规矩啊。” 

 鸿霞书院大先生,老夫子的大弟子姜文渊,以规矩之说名扬天下,因此得了个姜规矩的名号。 

 他讲规矩己经到了非人程度,房间任何一物都摆设讲究,几乎到了死板僵硬的地步,一笔一砚一椅一榻一炉一书,十几年如一日不曾变更位置丝毫。 

 幸亏他只讲自己的规矩,否则没人受得了。 

 姜文渊无奈道:“弟子之规矩皆发乎于心。” 

 老夫子颇为不耐烦,一挥扇子,姜文渊首接消失在了原地。 

 姜文渊再出现时己经出了麓山,耳边传来老夫子不耐法道:“老夫看你就烦,去行万里路,什么时候戒掉一身臭规矩再回来。” 

 姜文渊愕然,满是无奈道:“老师,您起码把我的书给我啊。” 

 空中掉下一本无名古书。 

 姜文渊将书插在腰上,朝着麓山方向深深一拜。结果脑袋猛地一低,起了个大包。 

 “滚蛋。” 

 耳边传来老夫子的怒骂,姜文渊捂着脑袋,幽怨无奈,双目茫茫,不知去何方。驻足片刻后,随便选了一个方向,垂首离去。 

 老夫子继续摇着蒲扇,这时有一黄衫女子款步而来,她容貌文静,长的很有修道人的清气,行走间竟有云淡风轻之感,犹如隐居世外的仙子。 

 她来到老夫子身前,恭敬一拜,道了一声老师。而后坐在桌旁,熟稔的取茶煮茶,一看就是茶道行家。 

 老夫子接过绿玉茶杯,满意饮茶,笑道:“还是小二姐好,不像你那师兄惹人烦。” 

 鸿霞书院二先生谢道筠,老夫子收的唯一女弟子。 

 她以诗文称雄,注经训诂更是大家,更令人称颂的是棋道,是棋甲荀青衣亲口认可的完胜手。 

 谢道筠棋风平和,行棋手法既无诡谲,也无煞气,几乎手手坚实平稳,极少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妙手。但往往才入中盘时便会发现她的棋局毫无破绽,无法下手,与她下棋到了中局大多盖子而投,是谓完胜。